运投助理员身兼"七大员",成为机关里的"特种兵"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张硕
2017-01-06 03:24

打仗的急事儿一多,写字板也跟着忙乎起来,满是标注的感叹号、重点线——

“上班时倒好一杯水,下班时发现忙得忘了喝,事儿太急”

“灿文,跟我串门去!”战区陆军组建不久恰逢春节,副处长刘滨叫上鄢灿文去参谋部“串门”。

不过,这次“串门走亲戚”,刘滨和鄢灿文不仅没给人家带礼物,还挨个向别人要东西。在参谋部办公室、作战处、训练处,他们挨个座谈,现场签收各类作战训练工作的规划、方案和计划等文件:明晰职能任务,掌握全年重大演训活动安排,还建立了业务沟通联系,对年度投送任务心里有数了。

这次军改,军委明确把“投送”二字写进军交运输机构名称,从过去的“军交运输”部门改为“运输投送”部门。从平稳中性的“运”到动感十足的“投”,更加凸显现代战争速度制胜的理念,更加强化投送的核心军事功能。

“过去军区组织重大演训,我们是敲敲边鼓,现在得当急先锋了。”鄢灿文说,以前他们军交运输部门是被军区的训练部门“赶着走”“催着办”,如今则是运输投送处追着训练部门做计划、抓落实。

急,是内生动力,也是现实需要。鄢灿文说,铁路、水路、航空输送的运力使用有计划、有规程,需有时间提前量才能协调落实。

急,是因为“24小时内运来一个营,远比10天后运来一个师更重要”。“‘全域机动、立体攻防’,陆军转型建设的‘八个字目标’,前4个字说的就是我们的事。”指着战区陆军指挥训练中心墙上的标语,鄢灿文对记者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兵马未动,运投先行”。

务战之“急”,让鄢灿文发现,过去按部就班、慢条斯理的办事方式,如今在机关行不通了。

今年,陆军从南部战区陆军抽部队参加跨区基地化训练。在演习打响前的这场仗中,鄢灿文和同事与参谋部联合组织部队编报跨区基地化兵力投送方案。经历10多天的反复修改完善,8份方案按时上报。

“紧张的时候,上班时倒好一杯水,下班时发现忙得忘了喝,事儿太急!”鄢灿文说。

“忙得忘了喝水”,是战区陆军机关紧锣密鼓谋战务训的缩影。环顾自己所在的后勤部,放眼所在的整个战区陆军机关,鄢灿文发现,“白+黑、5+2”的运转模式、“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工作状态是常态。

打仗的急事儿一多,运投处的写字板也跟着忙乎起来。鄢灿文说,写字板常常一天要擦擦写写好几次,这会儿是“运投要图”,过会儿是任务分工,再一会儿又是重要事项提醒。上面特别标注的感叹号、重点线,催促着他和同事们紧张快干。

“我觉得,这是军队应有的状态,军人应有的作风。”鄢灿文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