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查丨在军营,考证到底有多热?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雪振 解飞责任编辑:张硕
2017-08-09 04:52

“证”途漫漫,官兵须保持冷静理性

“想多拿几个证,但后来发现不现实。” 加入“考证大军”后,下士刘恒不得不面对学历较低、工学矛盾难协调,以及驻地培训资源相对匮乏等实际困难。这使他在考证的选择上,趋于“精而实用”的理性道路。

调查发现,与最初“遍地撒网”式的盲目考证行为相比,当前87%的官兵考证心态比较理性和冷静。

“听说有个干部拿到了律师资格证”“听说隔壁连有人拿到了好几张证书”……如今,中士车云飞再听到这些传言,已经不再焦虑。他已经度过了最初“为考证而考证”的阶段,而是更多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选择考证类别。

车云飞的思想转变源于一次考证经历。去年,他利用休假时间报考篮球三级裁判证,还专门加入地方某培训班学习。最后考核时,考题简单,所有学员直接通过了考核。

想起这段拿证经历,车云飞不无感慨:“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他说,现在很多战友在选择考证类型和时机方面,也几经考虑,盲目跟风的现象已不多见。

如今,在考取证书的类别选择上,77%的官兵能够将考证需求和自身的受教育背景结合起来。

“如果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展示出真才实学,再高级的证书也不能打动别人的心。”该团政委兰春林说,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是仅靠考证就能证明的,社会上有的人手上拿着一大把证书、可就是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他建议官兵理性看待考证,切实结合自身实际展开相关的能力素质升级学习,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合理引导,给资格证书打上战斗力标签

通信连中士郭冠军自入伍以来,先后考取了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二级证等4本证书,被战友们戏称为“考证达人”。但他历次训练考核成绩却一般。

而炮兵营炊事班上士王杰虽只有一本中级烹调师证书,却是名符其实的后勤保障“能手”,经常代表团队参加上级比武竞赛,屡获名次。

都是考取证书,但在是否能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这个问题上,郭冠军与王杰的考证效果迥然不同。

调查显示,报考计算机等级证书、驾驶证书等部队急需技能的官兵仅占到23%,官兵们考取的43%的证书跟部队建设关系不大。

在装步营教导员刘智看来,考证是一把双刃剑:“考证在增强官兵学习意识、促进成长成才方面,确实具有积极影响。但身在军营,打赢是主业,精武是本分,如果将时间和精力过度分散给考证活动,会影响专业学习和训练。”

分析了“考证热”利弊后,该团开始积极建立相关引导机制,力争能够找到考证与精武的平衡点,为资格证书打上战斗力标签。

该团利用训练间隙和课余时间,组织官兵广泛开展“考证与成才”讨论活动,引导官兵将考证动机瞄准打赢。

他们还外请驻地专业人士,指导官兵选择考取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并能体现专业能力的证书。

“学有余力的限制考证数量,学习训练成绩良好以下的官兵暂缓考证,与任职能力联系不紧的证书不鼓励报考。”该团树起对官兵考证资格认证的“硬杠杠”,以学习、训练成绩为主要依据,对不同官兵提出限考、缓考等指导意见,把官兵考证热情向提升打赢能力方面聚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