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丨打开一份政治工作“维和样本”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向勇 安阳 邓庆颖责任编辑:张硕
2017-11-03 02:07

指尖政工,千里万里一线牵

“谁有问题了,请开小窗找我聊天。”在马里的日子里,政工组几乎每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里推送一些鸡汤暖文。为了和国内无缝对接,他们让每名官兵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当祖孙三代从军的上士袁帅看着自己的故事在网上连续被报道时,兴奋又振奋。

“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战场心理调节的‘减压站’。”工兵分队政委张宝磊介绍,网络发达带来通讯便利,很多家属提出在视频中看一看自己的丈夫、孩子。但马里不比国内,网络建设并不完善,尤其在野外执行任务,经常没有信号,这让官兵亲属格外担心。

遇袭发生后,上士刘玉国到梅娜卡执行任务,一去就是40多天,家人与他联系不上,既担心又着急。政工组通过到任务区拍照录像、撰写事迹,定期向官兵家属发送他们的维和境况,这才让官兵家属悬着的心落了地。

“对国内是减压站,涉及网络舆情也得充当解疑释惑的‘辨析站’。”张政委介绍,马里任务区驻扎着30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今年初,国际环评组织在联合国官网上发布联马团驻军破坏当地环境的消息。随后,联马团派遣中国分队进行环境治理,工兵分队舆论宣传与治理行动同步,及时发布工程进展,受到大家好评。

“打仗,新闻报道发挥了很大作用!”张政委感慨万分。恐袭发生后,国外媒体报道得特别快,国内网络上迅速出现了一系列质疑评论。“有的是不明真相,有的是故意为之,影响了执行任务官兵的士气。”刘玉国负责的是战场信息采集工作,他立即在现场进行拍摄向国内提供现场视频,并联合国内多家媒体“集中发声”,公布真相,对谣言予以反驳。

网络报道、网络谈心、网络教育、网络疏导,维和大队政治工作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张政委介绍,他们创建“征战马里”微信群、“先锋铁拳”公众号,倾心打造实时便捷的指尖政工平台;灵活开展掌上问卷调查、指尖有奖竞答、群里建言献策、圈内祝福传送等活动,通过指尖上的课堂、舌尖上的味道、足尖上的运动和心尖上的幸福等模块,推送特色知识,让官兵感受传统文化,排解心理压力,持续激发维和官兵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2017年元旦,分队临时党支部举行火线入党仪式。17名官兵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活动全程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让所有维和官兵深受触动。各级党组织开展的党日活动、党课教育,已经成为我军对外展示形象的宣传窗口。大队长董荣强说:“指尖政工,不用面对面,一样可以心贴心。”

“官兵在哪里,政治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因地制宜,政治教育鲜活有力

“申亮亮是我的班长,他像亲哥哥一样帮助我,我会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在开展“平复心情、珍惜友情、焕发热情”大讨论时,提起牺牲的烈士申亮亮,下士盛然感慨万千。

那一晚,恐怖分子的恶行让世界的目光集中在西非马里中国维和工兵身上。第一次执行维和任务的申亮亮坚守哨位,为身后的战友赢得了宝贵的处突时间,英勇牺牲在岗位上。

为激励维和官兵迅速走出恐怖袭击事件阴影,振奋士气,工兵分队党委第一时间总结出“炸不烂、打不垮、压不扁、碾不碎”的维和工兵精神,用烈士的事迹激励大家。警卫分队在烈士牺牲地旁设立“5·31”恐怖袭击警示柱,在重大节日、重要时期组织官兵向烈士致敬、为烈士默哀活动,持续不断提醒官兵,身处战场必须提高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医疗分队则将恐袭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实战标准不断提高应急医疗水平。医疗分队外科医师宋昨非说:“这里很多病人受的伤是在国内很难遇到的,比如说子弹贯穿伤等,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才能不辱使命。”

听着枪声睡去,闻着硝烟醒来。持续动荡的外部形势、日趋频发的恐怖袭击、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生命与使命的抉择之间,中国蓝盔毅然挺身而上,展现大国担当。

到达任务区之初,如何克服维和任务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等问题,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催生战斗力,成为维和政治工作必须破解的难题。董荣强一语道破:“战士的身边人身边事更有说服力。”

为此,他们坚持用典型引领维和工作平稳推进。分队本着“不空转、不添乱、不间断”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双争”评比,评选出3类36个维和先进中队、48个正规秩序班级、5个模范执勤哨位、167个突出贡献个人,撰写了80余篇先进人物事迹,极大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大家开展工作动力十足。

“官兵在哪里,政治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维和部队的政治干部感触颇深,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政治教育只有跟着任务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才能在“动”中出新,在“动”中落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