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干部遇见基层岗位 "不接地气"的痛点如何破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典宏 王豪 程震寰责任编辑:张硕
2017-11-07 03:05

修理营技术室工程师高进军正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科研攻关。吴新瑞

你向前迈一步,我也向前迈一步

2014年,原广州军区计划在全区遴选20个单位的人才组建科技创新团队。

某旅旅长茹雷把写有20个单位的预选名录翻了好几遍,硬是没找到本单位的名字,甚至连一线作战部队也几乎没有。

当时,茹雷就坐不住了。但也有些人很不理解:“你一个作战部队的,老老实实铆在训练场把打仗的本事练硬了就行了,非得搞什么科技创新啊?”

眼见高学历干部特别是技术类高学历干部在基层苦于没有实践平台,茹雷将质疑声反对声统统抛在一边,先后3次专门向上级打报告申请,终于争取到了成为“二十分之一”的指标。

“这个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搭建起了高学历干部和基层部队之间的互通桥梁。”茹雷说。

“苦等”了8年之后,高进军的坚守终于迎来了转机。他所在的修理营技术室,成为整个原军区唯一一个营以下分队入选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的基层单位。高进军和其他7名博士、硕士如愿成为科技创新团队的首批成员。

“就像鱼儿扑进了大海,小鸟展翅飞向了高空,心中顿时有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有了实践平台的支撑,高进军和他的战友们不负众望,短短3年就根据基层需求,研制出了4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2项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一次科研项目评审中,来自中科院的甘晓华院士对高进军他们给予了高度评价:“简单实用,花小钱办大事,解决基层装备实际问题,比一些华而不实、成百上千万的大项目,含金量要高得多。”

这评价,消融了高进军和他的战友们所有的委屈。2015年,入伍10年的高进军,终于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枚三等功奖章。

“对于我来说,成长的每一步,其实就是战胜挫折、超越自我的过程。”回想所走过的从军之路,高进军在自己堆满书的陋室中感慨地说,“有些人走到半路就‘缴械投降’了,我挺过来了。”

采访中,某旅一名科长把高学历干部的特点总结为“八个优势八个不足”:优势在未来,不足在当前;优势在知识,不足在转化;优势在机关,不足在基层;优势在思想,不足在实践;优势在创新,不足在继承;优势在专业,不足在基础;优势在智商,不足在情商;优势在热情,不足在浮躁。

其实,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了好办法,高学历干部和基层部队之间的隔阂也不难消融:一方面,高学历干部自身应尽快补齐短板;另一方面,基层部队也要主动作为,为他们尽可能提供一个更加宽容、更加能够展示才能的平台。

某旅对高学历干部实施“二次分配”的做法颇值得肯定。他们将高学历干部首次分配担任排长满1年后,再根据所学专业、性格特点、素质状况、个人意愿和单位需要,分别安排到连主官、机关干部、专业技术干部等岗位,赢得了高学历干部的叫好。

令人高兴的是,经过基层一年摔打之后,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李业鹏被发现更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才能,走马上任“上甘岭战役二等功臣连”指导员岗位;而作战指挥专业研究生毕业的王书鲁则去了作训科,继续追他的“精兵梦”。李业鹏不无感慨地说:“成长需要跨越。跨过去,方能超越自己。”

“你向前迈一步,我也向前迈一步,高学历干部和基层部队不就握手言和了嘛!”高进军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