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思想”“和平套路”越多,对备战打仗的损耗就越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牵绊就越多
——比“视觉盲点”更可怕的是“思想盲区”
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防止“和平积弊”。座谈会上,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一位领导提出:“我们一直在破除训练场上的和平积弊,这一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可用备战打仗的要求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我们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大家查找问题时发现,有的教育开展浮于表面,很难讲深讲透;有的认为教育要循序渐进,可讲着讲着就渐渐偏离了中心;还有的教育者明白教育必须心向战场,可总感到战争离自己太远,很多时候避而不谈……
教育的初心是好的,可为什么讲着讲着就淡忘了初心?座谈会上,不少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对此展开热议。
一位指导员坦言:说一千道一万,干好眼前是关键。教育者能力素质再强,眼下的工作干不好也不行,结果导致不少人重眼前、轻长远,陷入了实用主义,慢慢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备战打仗意识不强。”某集团军政治工作部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年,全军上下深入破除和平积弊,官兵们真打实备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反躬自省,有的单位教育者还存在“战争离我们还远”“仗一时打不起来”的麻痹思想,导致搞教育存在“和平积弊”。
第78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赵广宇认为,缺乏实战的洗礼,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会出现一些与备战打仗不相适应的地方。
“比‘视觉盲点’更可怕的是‘思想盲区’。”赵广宇说,“看不到可怕,想不到更可怕!”
思想存在一定维度的盲区,必然导致战斗力在这个区域的停滞。政治教育同样如此,忽视或淡忘了心向战场的教育目的,必然导致教育浮在表面。
“这说明我们有些教育组织者没有参与到中心工作中去!”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领导说:政治教育缺乏“硝烟味”“实战味”,说明一些教育者没有身到、心到演训场,没有结合军事工作一体筹划、一体组织,没有真想打仗的事情、真研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
心思不在备战打仗上,教育自然远离战场。这位领导说,不聚焦打仗抓教育,我们的教育能不偏离方向吗?不为胜战鼓士气,我们的教育能不浅表化吗?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和平套路”上花的心思多了,谋战备战自然就少了。
大家越讨论,心里越亮堂:“和平思想”“和平套路”越多,对备战打仗的损耗就越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牵绊就越多。
战争年代,人民军队靠着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恶仗。今天,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途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方向更加清晰,目的也要更加明确,那就是服务打仗、保障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