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事论坛丨智能技术正在推动战术变革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黄湘远 张国宁 白承森 责任编辑:王粲
2025-08-12 08:00:08

智能技术正在推动战术变革

■黄湘远  张国宁  白承森

恩格斯在阐述“技术决定战术”时指出,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和量以及技术。依据这一原理,理解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智能技术如何推动战术变革,可以从技术驱动武器装备性能升级、促使人员思维方式改造,进而引起新的武器装备运用方法创新的三重逻辑,进一步夯实军事智能化建设发展的认识基础。

智能技术重塑武器装备的能力边界。技术发展是武器装备演进的底层动力。智能技术的突破使武器装备实现从“人力驱动”向“智能驱动”跃迁,其关键逻辑在于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装备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协同能力,突破传统装备能力的物理和逻辑边界,为战术创新提供技术基础。一是感知能力实现从“看得见”到“看得懂”的突破。智能技术的关键价值在于通过物联网、卫星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赋予武器装备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与动态分析能力,使其不仅可以“看见”战场上的数据,更能够“认知”战场上的情况,进而理解战场态势和预测战局走向。二是决策能力实现从“人脑决策”到“算法决策”的跃迁。传统的武器装备操作使用,依赖操作员大脑的判断,而智能技术的介入催生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无人武器装备,其能够比人类更加快速准确地完成目标识别、路径规划和打击决策,甚至使武器装备的行为决策从受人控制的“被动反应”转向“主动出击”,极大缩短武器装备对战场态势的响应时间,提高行动效率。三是协同能力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效能”的重构。智能技术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减少了人类干预,使武器装备之间的数据流转不再需要频繁地进行数字信号与人类能够理解的图文信息之间的转换,以更高的效率加工、利用数据,从而使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的无人、有人武器装备连接成为统一的作战体系,实现全域协同的高效率作战,改变传统作战模式的底层逻辑框架。

智能技术重构指挥员的思维方式。技术发展与装备升级强制指挥员的思维方法求新求变。一是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传统战术战法设计依赖于指挥员的经验判断,而智能技术的加入,使战术战法设计可以从各种传感器获得多模态、多维度且实时性更强的战场数据,进而区分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作战力量使用方案和计划。二是从“局部思维”到“系统思维”。传统战术战法设计受限于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更多地关注局部情况,难以从更大视野、更高维度来观察分析情况、进行整体设计。智能技术不仅扩大了数据信息的战场覆盖广度,也提供了高效分析、整体关联这些数据信息的算法支持,使指挥员可以站上全局、透过整体去发现自身所担负任务的关键节点,寻找有效遂行任务的方法途径,并主动服务于全局和整体。三是从“个体决策”到“智能协同”。传统战术战法设计更多基于指挥员个体的思考和构想,囿于对跨专业领域知识的不足,容易出现设计好的战术战法与其他联合力量产生时空冲突的情况。借助智能技术建立的算法和知识库,指挥员可以在进行战术战法设计的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冲突和制约关系进行协同检测和实时消解,把事后被动发现转变成事前主动排除,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新思维方法催生新武器装备运用的战术变革。应用新的思维方法发展出新型武器装备、新型作战力量运用的方式方法,是战术变革的标志。正如在近代科学思维方法和完善的线膛枪、火炮技术推动下,步兵的散兵线战术最终取代了纵队战术,智能装备和复杂性思维方法的出现,必然带来作战方式的变革,催生新的多域分布适应性战术。一是作战力量突破战场维度限制多域部署。传统战术体系往往局限于单一作战域的资源调配,难以应对多域交织的复杂战场态势。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作战力量能够分散部署在陆、海、空、天、网、电等多个作战域,通过力量配置和部署的广域性、多样性突破单一作战维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作战体系的生存能力并充分发挥各作战域中力量的特色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对手获取己方信息、分析判断态势和迅速准确决策的难度。二是指挥控制智能协同构建分布式决策中枢。传统战术依赖指挥中枢对作战单元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而复杂性思维方法告诉人们,复杂系统的能力更强调自下而上的生成。基于智能技术建立分布式的智能协同决策中枢,可以基于统一的任务目标完成多域任务分工,每个力量单元既能独立作战,又能实现任务协同。这种分布式协同指挥模式,不仅提升了作战体系的冗余度和抗毁能力,还使战术行动从“以人为核心”的集中指挥转向“以系统为核心”的分布式智能决策,有效提升作战力量在多域战场空间中的适应能力。三是体系效能动态聚合实现态势弹性响应。多域部署的智能作战力量,在分布式智能协同的指挥控制中枢算法调度下,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快速重组作战编组,调整攻击路径或防御策略,达成因敌而变的作战体系效能动态聚合。按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维方法,这种动态适应性不仅提高了作战体系的多样性、降低了脆弱性,还使战斗单元能够在不同作战节奏中灵活切换,从传统的“预设方案”转向“实时演化”的作战模式,使作战体系效能最大化,始终保持对敌优势。

4de99490f569c35ae9202dd61f76fb9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