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思想战线丨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科技强军的伟大事业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曾黎斌 责任编辑:王粲
2025-08-13 07:58:56

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科技强军的伟大事业

■曾黎斌

习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建设科技强国,科技战线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科技强军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如期实现攻坚目标的关键之一,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必经之路。军队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和技术保障的重要力量,只有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科技强军的伟大事业,紧跟时代潮流、履行使命担当,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能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军建设战略支撑作用,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注入鲜活动力。新征程上,军队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使命担当,锐意创新进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潜心钻研“卡脖子”难题,为推进科技强军、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校准学术研究方向。军队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强军伟大事业中肩负重要使命,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变化准确把握学术研究方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书写科技强军的辉煌篇章。要深入洞悉国家科技创新布局,紧密关注国家军事战略等,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进行靶向攻关,聚焦关键领域,围绕“卡脖子”技术清单开展重点研究,确保研究工作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发挥科研工作的最大价值。要培塑全局战略眼光,动态分析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基于全球视野剖析国家战略需求,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协同创新,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从而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更好抢占新科技革命和新军事革命制高点,在国际军事竞争格局中牢牢掌握主动权,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树立远大科研理想,深耕学术前沿领域。“科技报国初心不改,以身许国至死无悔。”回顾历史,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坚持“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心怀“大我”、心存大义,以祖国需要为己任,矢志报国、赤诚奉献,让理想抱负和个人价值在奉献祖国中充分实现,为当代科技工作者树立光辉典范。新征程上,军队科技工作者要坚定科技报国信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深刻认识自身学术研究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在科学家精神指引下树立远大科研理想、涵养深厚家国情怀,自觉把个人“小我”融入强军“大我”,将个人科研事业融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持之以恒深耕学术前沿领域,坚定不移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学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探索的过程,军队科技工作者要培育潜心钻研、静心沉淀的学术品格,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秉持严谨治学态度,摒弃急功近利的科研取向,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和“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进行学术研究,为科技强军提供长远支持。学术研究是一个充满发现与挑战的领域,军队科技工作者要培养“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始终保持对学术前沿的敏锐洞察力,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力争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和“从1到N”的迭代升级,全力以赴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聚焦服务备战打仗,加速战斗力生成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切实应用到训练场和战场上,转化为实际战斗力,才能真正实现价值。军队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为战而研、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努力追求学术卓越,创造出更多经得起实战检验的创新成果,在成果转化关键环节上打通堵点、架设桥梁,产出更多制胜强敌的大国重器、打赢利器,持续提升我军作战能力,不断把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作战优势。要强化作战需求牵引,紧紧围绕战场实际需求、部队现实情况、未来战争走向,有的放矢地开展科研工作,深入基层、走进军营,与一线部队开展常态化交流,积极参与各类军事演习,精准把握作战能力、力量体系、装备性能等方面的需求,促进“部队出题”和“科研答题”有机互动,切实增强科学研究的现实针对性,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快速精准对接部队建设需求,有效赋能战斗力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作战、训练、管理、装备等各领域转化运用,全方位提升军队整体作战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当前,现代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制胜机理正发生深刻变革,对军队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信息化战争中数据信息的激烈较量,还是智能化战争中无人作战系统的灵活运用,都需要军队科技工作者瞄准未来战争形态变化,深入学习前沿军事理论与科技知识。要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与学术研讨、追踪国际前沿研究,让自身科技素养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与岗位需求共振,以过硬科技素养精心打造契合未来战争需求的技术方案,助力我军在未来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中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