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人修养丨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莫福春 张意峰 责任编辑:王粲
2025-11-13 06:53:53

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

■莫福春 张意峰

●用忠诚和担当守护山河无恙、人民幸福,永远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

前不久,“刘老庄连”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82年前,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该连奋勇抗敌,82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铸就为人民而战、为人民牺牲的不朽丰碑。从烽火岁月到复兴之路,虽然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人员在变,但“刘老庄连”官兵始终把“人民”二字烙在心底,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在练兵备战、抗洪抢险和抗震救灾等行动中奋勇担当,书写了爱民、为民、护民的崭新篇章。

报国何止在沙场?遍地盛开英雄花。“刘老庄连”从“战场的英雄”,成为新时代“爱民的典型”,源于该连官兵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着价值追求和强烈使命担当。

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始终把“人民”二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视人民利益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回望历史,从南昌城头“为中国工农大众而战”的呐喊、到边防官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从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到张连印“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荫”,其最深厚的底色都是无限热爱人民、一心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书写军旅荣光。

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首先要有满腔赤诚的爱民情怀。热爱人民是我军的特质,也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武装力量的显著特征。正是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热爱,生死抉择之际,董存瑞毅然擎起炸药包,黄继光勇敢扑向敌人的枪眼,杜富国坚持“你退后,让我来”;危难考验时刻,抗洪官兵用血肉之躯筑就“生命大堤”,“十五勇士”在地震灾区上空惊天一跳;平常时候,许多官兵更是把对人民的爱融入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守护万家灯火和祖国安宁的行动中。人民军队为人民,“人民”二字重千钧,这是基因,更是传承。面对当前多元思想激荡、复杂环境考验的现实挑战,新时代革命军人唯有牢记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牵挂于心、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书写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时代新篇。

能打仗、打胜仗是维护人民利益的“终极能力”与“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必须做到精武强能。对新时代革命军人而言,能力素质是制胜之要、打赢之本。军人生来为战胜,军队价值在打赢。正是以此为价值追求,“刘老庄连”一代代官兵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坚持“不满足大纲要求、不满足常规练兵、不满足单个过硬”的标准,不断挑战训练极限、挖掘装备效能,人人争当“出膛即胜”的子弹,提升保卫人民的硬实力。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形态的变化,未来战争对军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没有过硬本领,何谈制胜打赢?广大官兵唯有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练就新本领,不断提升自身的军事素质、科技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担当重任、不辱使命。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还要勇于担当作为。这些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医疗帮扶还是助学兴教,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撤侨护航,人民群众哪里有需要,我军官兵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险,我军官兵就战斗在哪里,即使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勇于担当,方能不负人民期盼。一方面,广大官兵平时要自觉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真正把驻地当故乡、把人民当亲人,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倾注满腔真情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另一方面,当重大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广大官兵更要牢记根本宗旨和神圣职责,以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始终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做到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用忠诚和担当守护山河无恙、人民幸福,永远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