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张 扬
新兴领域是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形成和存在的共性空间。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如何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这为我们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指明了方向。
历史表明,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作战。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驱动。新兴领域技术密集、创新活跃、前景广阔,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催生新生产方式和新作战方式,不仅可以产生新质生产力,还能加快新质战斗力生成,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所在。
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为推动先进生产力转化、加快先进战斗力有效供给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应当深刻把握新兴领域发展趋势,从全局上搞好需求对接、规划衔接、任务对接,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融合发展格局。应加大工作统筹力度,持续抓好政策制度协调、标准体系适配等工作,提高共建共用共享水平,同步提升生产效益和军事效益。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合理确定投向投量,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度,防止重复分散建设、“内卷式”竞争,实现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最大化。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军事创新。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发展,从根本上说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当前,战略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既孕育着产业变革的新动能,也蕴含着军事革命的新契机,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应当进一步把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创新和军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发展的强大引擎。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前沿领域深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勇于挺进“无人区”、开辟“新赛道”,加快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应用。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新征程上,各级应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健全新质战斗力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竞争的工作机制。注重从作战实验室、网络空间靶场中孵化人才,在仿真训练、虚拟对抗中锤炼人才,更好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抓好新领域、新业态人才培养,拓宽军地共用共享共育路子,加大“请进来、走出去”人才双向交流力度,不断壮大科技领军帅才、特种专业人才、创新攻坚英才队伍,为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