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军分区携手地方通讯部门共筑军事信息保密墙——
手机短信只要涉密一律屏蔽
■饶开东 本报特约记者 龙礼彬
10月9日,江西吉安军分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轻武器射击考核。民兵刘清平第一次打实弹就取得了十发全中的好成绩,兴奋地想发条信息向亲戚朋友炫一下,却发现训练基地无法联网,编发好的手机短信连发三遍也均未成功,而且手机屏幕上还弹出一个对话框:“您的信息涉及保密内容,信息屏蔽中!”
如今,在吉安市辖区段号内的手机,所发短信只要涉及枪弹、兵员、演习等敏感关键字,均会被通讯服务商自动屏蔽,并给予警示。这是吉安军分区着眼加强保密工作,携手地方通讯部门共筑军事信息保密墙的结果。
今年八一,该军分区组织市领导过军事日开展国防教育。在进行轻武器射击过程中,司令部刘参谋编发了一条关于动枪动弹的短信向在外参加会议的司令员姜长超请示报告。姜长超质疑其做法时,刘参谋不以为然:“军线不方便,而且地方领导都等着呢……”
此事引起了姜长超和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的警惕,联想到近年来,干部职工使用手机或短信沟通工作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一问题,当晚,他们召集全体人员召开保密安全形势教育会。会上,机要参谋郭梅荣给官兵上起了“短信保密课”:手机是一个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短信在发送中几乎是完全透明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密处理,只要有专业的装备,截收短信轻而易举。“小短信关系大安全啊!”官兵们纷纷感叹着。接下来,郭参谋的深入讲解进一步打通了官兵对短信的认识盲区:运营商后台都存有短信备份,别有用心的“黑客”可入侵获取相关内容;更可怕的是一种名为伪基站仪器,能够搜索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发送短信,这给了“敌特分子”冒用部队人员手机号从事间谍活动的机会……
“绝不能贪图一时便利,给‘敌’大开‘方便之门’!”会后,干部职工纷纷表示,想不到手机短信竟然存在这么大的安全隐患。在提高干部职工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军分区着力给短信保密安上外部“防盗门”:在重要位置安装电子监控和信号屏蔽设备;与当地通讯部门签订协议,明确要求辖区段号内的短信只要涉及枪弹、兵员、演习等敏感关键字的信息一律屏蔽,并给予善意的提示;军地合力保障部队信息安全。
编辑点评
创新手段拧紧保密阀
■石宁宁
在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保障信息安全一直是题中之义。但如何保障,部队也一直在探索之中。毫无例外,加强官兵保密教育是重中之重,筑牢内部“防火墙”任何时候不容懈怠,可仅有一层屏障,面对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泄密隐患,难免略显薄弱。吉安军分区协调当地通讯部门签订协议,屏蔽一切手机涉密短信,在提高官兵保密意识的基础上,给部队信息安全上了外部保险,令人眼前一亮。
近日,中央军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军队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军队各方在沿袭“老套路”加强官兵保密教育的同时,更要在《意见》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信息保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为军队信息安全上双保险,拧紧信息安全“保密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