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武部在“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主题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紧贴民兵预备役部队任务实际、紧贴民兵特点,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官兵的主体作用,确保了教育实效。
用平常话讲透大道理
“元月19日,我连李新柱同志捡到一个钱包,及时交给连长并与失主取得联系。失主认领时当场抽出几张百元钞票塞给李新柱,却被李新柱婉言谢绝……”这是应急二连民兵王桂生正在上课,不久前,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顺利通过考核,正式被区人武部“聘”为基层理论宣讲员。
据该区人武部政委吴士亮介绍,基层官兵学习理论最怕的就是空讲“大道理”,既不回答官兵关切的思想问题,又不触及现实问题,没嚼头、不解渴。基层理论宣讲员说身边的人、讲熟悉的事,用平常话把大道理讲透,官兵们一听就懂,效果自然不错。
据了解,在该区像王桂生这样的基层理论宣讲员有93人。部里专门从这些宣讲员中遴选出6名在区民兵预备役政工网上开设个人博客,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心得,每周有上千人次点击跟帖回复。许多官兵感慨地说,宣讲员坚持讲兵话、讲平常话,用小切口诠释大主题,用小事例讲透大道理,让大家对主题教育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专题辅导更加注重互动
“以往的专题辅导内容很给力,授课也精彩,只是互动太少。领导讲、我们听,缺少交流,心中的困惑没能解决,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希望这次的主题教育能让人眼前一亮。”专题辅导授课还未开始,区民兵预备役政工网主题教育专栏中就有了这样一段留言,引来不少官兵跟帖留言点赞。
这一现象引起部党委“一班人”高度重视。他们进行深刻反思:近年来,高学历民兵普遍增多,接受能力普遍增强,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官兵需求,应该注重在行为引导和启发感悟上下功夫。
教育活动中,他们规定专题辅导授课必须确保三分之一的互动交流时间,课后还要专门组织讨论活动,让官兵人人登台、个个发言,在广泛参与、相互启迪中澄清模糊认识,拉直心中问号,找到现实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他们还搜集官兵们感兴趣的话题,邀请专家教授作辅导报告,面对面交流,帮助官兵解疑释惑。
足不出户就能参观见学
“5分钟后,我们一起走进中关村科技园。”于集乡巨家洼村民兵付丙成高兴地说。笔者对此一头雾水:这里距离中关村科技园近400公里,乘坐高铁至少也要1个半小时的行程,5分钟?肯定是在开玩笑。
5分钟后,笔者看到教育现场才恍然大悟。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和一段段视频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官兵眼前。原来,他们是利用DV光盘,在电视机前参观中关村。
部长王爱军向笔者坦言,民兵执勤、训练、生产、生活点多线长面广,外出参观见学存有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效果不明显等现实问题。这次主题教育,采用多媒体将参观场地搬进社区,让官兵切实感受国家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激发民兵预备役官兵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信心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