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军精武谋打赢
省军区的干部能不能打仗?调查显示:省军区多数师团职干部,大多年龄到杠、职务到顶,加之受长期和平环境、省军区系统姓军无兵等因素影响,省军区干部队伍中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意识不强,甚至还有“二线部队,不管用、用不上”等错误认识。
军人是为和平而生,更是为打仗而生。省军区党委深刻感到,必须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下大力建设干部精武文化,牢记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以引导广大干部爱军习武、尚武精武,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谋打赢奋发有为。
他们按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和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指示,将“精武”文化植入练兵实践,叫响“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等战斗口号,铸造干部尚武德打胜仗的血性品格。省军区坚持每年组织全省防空兵部(分)队实弹战术考核竞赛和“苏防”“苏动”演习,提高省军区部队防卫作战和国防动员能力;推行团营职干部“逢晋必考”制度,使精武强能内化为各级干部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追求;开展珍惜岗位、珍惜事业、珍惜荣誉、珍惜家庭“四珍惜”活动,开展“不比待遇比贡献、艰苦奋斗干事业”大讨论,引导干部立足岗位奋发有为、释放岗位建功的“正能量”。
竭诚服务暖人心
“随军后,我被安排到淮安市民政局上班,两个小孩都上了当地最好的小学,多亏了组织的关爱。”前不久,驻淮安某旅干部家属佘文娟在接受军地媒体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淮安的暖心之举,是江苏省军区竭诚为官兵服务的一个缩影。省军区领导告诉记者,建设干部服务文化,就是引导广大干部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军地关系,在本职岗位上自觉践行性质宗旨,既当好战斗员、宣传员,又当好人民群众和驻军部队官兵的服务员、联络员,努力实现从为干部解难帮困层面上升到紧紧围绕战斗力标准服务。
近年来,省军区联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意见》、制定江苏省《贯彻落实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实施意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双拥工作意见》等文件,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为广大官兵解难题。他们坚持每年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完成3000多名转业干部安置任务,为近千个官兵家庭解决涉法维权、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问题,走访慰问1200多名基层营连主官;组织全区人武部与干休所开展“部所挂钩”活动,先后筹集300余万元用于服务保障老干部;率先实施的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军转安置两个“江苏模式”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