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注真情用武装,建强队伍百炼成钢
管武装、建武装,更要用武装。
柳州市注重发挥驻军部队和民兵队伍优势,探索构建新型军民共建体系,通过在用兵中练兵强兵,实现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012年除夕,龙江河遭遇镉污染重大环境事件,军分区闻令而动,出动近千名民兵队员,紧急赶往南宁搬运700多吨降污化学品。经过近半个月的连续奋战,民兵应急分队胜利完成了2000余吨液碱投放任务,为保卫龙江河书写了合格答卷。
2014年5月,受特大暴雨袭击,三江、融水等县上千亩良田、数十公里道路被毁,近10万人口受灾。短短数小时,柳州市军地联动,30支民兵应急救援分队携带物资,徒步进村入户抢险救灾。灾后重建阶段,他们投入到电网、公路设施抢修中,配合电力、交通部门以最快速度恢复灾害造成的损失。
近年来,一些重大国际国内文体赛事相继落户柳州。针对这一实际,军分区号召民兵投身“平安柳州”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2年以来,柳州市共组织民兵1万余人次,参加处置突发事件50余起;出动兵力2万多人次,参加抗洪、抗冰、抗旱等自然灾害,成为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拳头部队。
毫不动摇坚持党管武装原则
■广西柳州市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郑俊康
党管武装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原则。实现强军目标,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武装原则。
讲政治、顾大局,在“管”武装上下功夫。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清做好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性,克服“抓经济是本行、抓武装是帮忙”的模糊认识,摒弃把武装工作当“兼职”当“虚职”的短视行为,切实把党管武装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任何时候,必须抓紧、不能放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委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任务一起抓、两副担子一肩挑、两项成果一起出,做到抓经济不忘抓武装,提高生活质量不忘提高战斗力,切实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动真情、办实事、解难题。
抓共建、办实事,在“兴”武装上聚合力。通过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着力形成军民携手、军地互助、军地共建的生动局面。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坚持把管方向、议大事与办实事、解难题有机结合起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努力形成“党委管武装、政府办武装、军事机关抓武装、全民广泛参与兴武装”的工作格局。
建目标、重实践,在“强”武装上见成效。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这是我们党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内在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在工作中,要围绕动员准备需求,把与作战准备相关的基础建设项目抓紧抓实;按照民兵预备役部队转型发展要求,抓好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队伍与基层应急队伍、国防动员方式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机衔接,切实把这支力量编精建强,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