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将奋勇当先”
2013年8月,肇庆市怀城镇遭受暴雨袭击,洪水漫过沿江堤围,造成严重内涝。年近六旬的梁阿婆被困家中,又突发急性肠胃炎引发休克,情况十分危急。前来支援的佛山市民兵轻舟大队队员叶泽强驾舟赶到,在当地村干部协助下将阿婆转移至附近医院。
民兵应急力量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拳头力量,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危险可想而知。但是队员为什么能够在历次执行抢险救灾中挺身而出、不畏艰险、连续奋战?叶泽强的回答掷地有声:“到了救灾现场,人民的期盼就是我们唯一的信念!”
“危险当然是有的,但根本容不得你去害怕,更容不得退缩。”来自三水区的民兵轻舟分队队员钱海祥说,每次出任务,都是先“轻描淡写”地跟家人说一声,然后在路上就开始预想各种突发情况和处置措施。
佛山人有尚武传统,这对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的影响很大。队员当中有的是退伍兵,有的是工人、农民、商人等,平时广布在社会各个岗位,是集体荣誉感把他们集合在一起,主动参加、不讲条件、不求回报,时时刻刻凝聚一股向心力和战斗力。
军分区政委李玉林告诉记者,为培育民兵敢打必胜的作风,缓解民兵在执行任务中的恐惧心理,他们率先成立了民兵政治工作应急大队,在队员执行任务过程中,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卸下思想包袱。
来自南海区民兵应急分队的班长邵炽威年近40,家境殷实。参加民兵10来年,他多次参与处置险情任务。家人看他年纪大了,建议他把“冲锋陷阵”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他斩钉截铁地说:“当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将奋勇当先!”
锻造应急铁拳 守护百姓平安
■广东省佛山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刘悦伦
民兵应急力量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一支拳头力量。抓好应急力量建设是地方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要切实把这支队伍编实建强训好,使之真正成为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拳头力量,确保遇有情况,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锻造应急铁拳,编实建强队伍是基础。认真贯彻“编组出战斗力”的思想,按照“就近就便、对口适用”原则和“便于快速集结、便于快速机动”要求,着力抓好民兵应急力量队伍建设。针对民兵流动性大,兵员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编组过程中,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方法,适应快速要求对口编、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科学编、适应任务特点要求合理编,确保一有任务能随时出动。
锻造应急铁拳,常态化建设是根本。逐步规范应急力量建设机制,不断推进应急力量建设常态化,坚持以任务为牵引,进行防汛抢险、工程抢修、作物抢收,防火救灾等课目训练,组织民兵应急力量与部队建立起挂钩训练机制,利用部队装备、技术、人才优势联训联演。加大通用装备器材储备,对物资器材、抢险工具、通信设施等进行补充完善,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应急保障能力。
锻造应急铁拳,培育过硬作风是保障。近年来,台风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安全事故、恐怖威胁等应急任务频频不断。民兵应急力量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要经得起复杂情况的考验,必须确保政治合格、作风优良。因此,平时要加强民兵政治教育,重点抓好坚定信念、举旗铸魂、优良传统和职能使命等专题教育,组织新入队的民兵宣誓和学唱《中国民兵之歌》,确保民兵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