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指成拳”聚力打胜仗

——广东省军区推进民兵预备役区域防空群建设闻思录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井润强 本报特约记者 周建明责任编辑:姚远
2015-09-03 05:02

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作战指挥效能

3年前的一次演习中,广东某预备役高炮师与某军分区民兵防空分队协同组建区域防空火力。演训场上,官兵们寄予厚望的指挥信息系统,却因为接口协议、数据格式不兼容,未能顺利联接,导致相关指令无法及时传递。演习总结时,该师师长黄朴百感交集:“家家户户都在搞信息化,没想到反而立起了信息化的‘壁垒’!”

类似“壁垒”其实不少。师指挥营雷达操作手刘清就有过这样一次经历:野战指挥所开设完毕,当刘清通过电台向群指传递空情信息时,电台里传来刺耳的嘈杂声,火控雷达显示屏也出现“雪花”。技术人员检查后发现,组建指挥所的各型电台、雷达及信息系统存在相互干扰,特别是指挥方舱内的一台大功率电台,工作频率与民兵分队某型火控雷达频率相近,启动电源不仅会“致盲”该型雷达,还会让刚组建的指挥信息系统出现间歇性中断。

为了打破信息化建设中的“壁垒”,这个预备役师联合某高校重点实验室,通过加装、嵌入、集成、融合等手段,对原有指挥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善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对空打击、通信联络等功能。如今,区域联合防空作战有了多种信息传递方式,民兵观察哨空情、地方航管信息、空军雷达空情、炮瞄雷达空情等多路空情可直接接入指挥信息系统,各分队指挥所也实现了与师指挥方舱的互联互通。

首次参加战区级联合演习,防空群就吸引了导演部的目光。群指挥方舱内,宽大的电子显示屏上,一边实时播报空军预警雷达、警戒雷达,民兵对空观察哨和地方航管雷达等传递的空情,一边滚动显示各防空要地、指挥所和阵地的动态。依托空情融合与分发系统,各营连指挥方舱可同步接收距离、速度、方位等目标参数,作战指挥效能倍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