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分享“微教育”

来源:国防报作者:田鹏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5-09-07 00:33

“金一南将军这篇《论军人的灵魂与血性》写得太好了,大坪乡民兵应急分队已经学习,反响强烈!”“戴旭这篇《对日本,菩萨心肠还是霹雳手段?》来得太及时了,学习后民兵参加训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这是日前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武部建立的微信交流群里的讨论记录。

要说起建立微信群开展政治教育,还要从一件偶然的事情说起。5月初,人武部组织了120余名民兵备战全省军地联考联评。由于训练任务重、时间紧,民兵政治教育都是安排在晚上进行。在一次教育大课上,人武部政委王进伟发现了问题:坐在中间靠后的民兵很多都在低头看手机,坐在前排的也是心不在焉。

教育过后,政工科专门组织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民兵认为当前政治教育有点高大上、不接地气、没有吸引力;超过三分之二的民兵认为教育时间过长;几乎全部的民兵使用手机,其中大部分人打开手机的第一件事都是看微信。

因循守旧只能故步自封,主动出击才能打开天地。既然广大民兵手机不离手,为什么不合理利用这个特点,把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呢?教育分析会后,人武部决定迅速建立微信群,把人武部干部、职工和专武干部全部纳入其中,各乡镇再建立微信群将所属民兵应急分队纳入,分级别全员覆盖式“微教育”模式初步形成。按照规定,“微教育”采取定期和随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区人武部定期转发正能量、高水平的图文,并发布工作动态;其他同志在浏览到触动心灵、宣扬主旋律的文章后也可以随机分享,每一名同志不仅是教育的受众,同时也自然成为教育的实施者,得到群里其他同志点赞的同时,自己的认识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以前总是被动地受教育,现在我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不需要打报告,不需要抠细节。但如果自己写得水平太低,又怕其他同志笑话,无形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人武部职工罗骏说。

“在微信群里,更容易实时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也更有利于我们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非常有帮助。”政工科干事李富友说。

“不仅如此,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群里提问,人武部的领导可以及时给予回复,既省却了当面找人的麻烦,也回答了其他有同样问题的同事,提高了工作效率。”下溪乡专武部长杨超感悟很深。

“我们也特别注意了保密问题,所有从人武部转发出去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查的,涉密的都要经过脱密处理。”负责保密工作的副部长朱清明说。

“微信教育是个新事物,平时我们的民兵不易集中,通过这个载体可以实现虚拟的‘面对面’教育,同时这种教育方式跨度很大,受众可以选择的教育时间也很灵活,是可以积极探索的有效教育手段。”人武部政委王进伟告诉笔者。

据初步统计,3个月以来,该区民兵微信群总人数已经达到278人,发布政治教育类文章25篇,工作动态类消息80余条,获得点赞近5000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