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一线,省军区系统都有啥新变化?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卢军 周海良 张锋责任编辑:唐超山
2016-07-13 09:13

7月5日,江苏省仪征市新集镇大樟沟西堤发生溃坝险情,仪征市民兵应急分队紧急出动,奋战28小时排除险情。周晓明摄

抗洪战场,努力交出合格答卷

——省军区系统遂行抢险救灾任务闻思录

■本报记者 卢 军 周海良 特约记者 张 锋

写在前面

安徽告急、湖北告急、湖南告急……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不承想,今夏的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一时间,暴雨倾盆,江河暴涨。

灾情就是命令。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军区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迅速投入救援,转移群众、加固堤坝、抢运物资……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与洪魔展开生死较量。

大灾面前,我们经受了考验。这场大救援,对于进一步编实建强民兵预备役队伍、更好地加强应急应战能力建设,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请看记者来自抗洪一线的报道。

编组之思

编组不留真空地带,就是为应急应战打牢基础

6月29日,安徽省南陵县家发镇花园圩发生多处塌方险情,因圩区防汛抢险力量不足,该县紧急抽调周围乡镇民兵应急分队支援圩区救灾。尽管友邻单位赶来救援,但路途机动至少要2个多小时,耽搁时间越久,圩区抗灾压力就越大。“手中无粮心中慌啊!”面对记者的采访,当地民兵干部一脸焦虑。

同样是在安徽。7月1日,巢湖市半汤镇出现内涝,接到救援电话后,安徽某预备役团第一时间动员组织在该辖区的警卫连携装前往救援,险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该团所在师政治部主任黄荣葆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师就着眼担负全省抗洪抢险任务的实际,在阜南县王家坝枢纽、安庆枞阳县及巢湖等重点防控任务水域,调整组建了预备役营连,并配齐了专业抗洪抢险骨干及通用抢险装备。今年5月底,省军区还对驻巢湖某预备役团进行了成建制拉动点验,抽点单位中就有驻半汤镇的警卫连。不曾想刚过1个月,整组点验的成果就在这次救援行动中得到了体现。

一个“捉襟见肘”,一个“有备无患”,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反映的是平时编组布局是否科学、是否落实到位。

“抢险救灾,抢的就是时间!”安徽省军区一位领导告诉记者,灾害面前,救援人员早到一步,群众损失就可能减少大半。历次救援的事实告诉我们,最先到达现场的都是当地的民兵预备役人员,但从这次救援情况来看,不少省份的偏远乡村存有编兵的“真空地带”。

近些年,随着基干民兵队伍大幅度精减规模,不少单位编兵整组逐步向经济发达城镇转移、向“三区”企业拓展、向党政机关倾斜,加上偏远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多,符合编兵条件少,村镇应急力量愈发单薄。平时感觉不到,一旦遭遇重大灾情,必然是“兵到用时方恨少”。

如何消除编组上的“真空地带”?不少省军区都从这次抗洪抢险实践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只有坚持民兵预备役整组的广泛性,才能奠定“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组织基础,圆满完成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具体讲,就是要着眼应急应战特点,贯彻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的编组原则,在结构和布局上既要考虑特殊要求,也要照顾普遍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山东省军区司令员荣森之对记者说,当前,在加强城市民兵组织建设的同时,要想方设法确保农村民兵在编率达到一定比例。就抗洪抢险而言,要靠水防汛,编组必须紧跟任务走。在应急力量编组上,应根据编组地域实际和季节气候特点,合理区分应急力量编成,沿江河、靠库区的,重点编组以抗洪抢险力量为主的应急分队,就近就便形成常备必用力量。

关于这一点认识,不少省军区都作为一条经验写进了半年军事工作总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