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协商才是解决中菲南海争议的正道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解读之三
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提起南海仲裁案以来,单方面关闭了与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大门,并违背双方达成的关于管控分歧的共识,采取一系列侵权和挑衅行动,导致中菲关系和南海局势急剧恶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还原了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事实真相,重申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的一贯立场和政策。
正如白皮书所言:“只有当事方通过平等谈判达成协议,有关争议才能获得根本长久解决,有关协议才能得到全面有效贯彻实施。”这是中国基于对国际实践的深刻认识和自身丰富的国家实践得出的判断和结论。
南海争端非常复杂,牵涉面相当广。岛屿归属、海洋划界以及历史性权益争议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南海各争端国的利益、民族感情和不同的文化,还交织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和多层次的法律问题,需要耐心才能解决,单方面期望通过缺乏法理权威的第三方仲裁来裁决争端是不可行的,只会给这片和平之海制造波澜,不仅无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还会破坏通过谈判加以解决的路径,有关当事方直接协商谈判才是解决争端唯一有效的途径。
中国赞成并倡导东盟国家提出的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南海的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这符合国际法及相关国际实践,既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重要共识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当前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最现实有效的途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海是一片和平水域,中国和大多数当事国坚持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和地区机构已经清楚地看出,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是一出滥用国际法、破坏国际规则的政治闹剧,是披着国际法外衣违反国际法,目的就是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掩盖其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行径。所谓裁决,非法无效,纯属废纸一张,对中国没有约束力,改变不了任何事实,中方不承认、不接受的立场符合国际法,也是对国际法的维护。
菲律宾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也都曾遭到西方国家入侵,现在应该相互帮助,加强合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民生上,而不是走向对抗。对抗只能使矛盾更加难以化解,给地区稳定与和平带来威胁,中国努力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分歧,就是在竭力避免出现这种不利的对抗局面。由于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的不断挑衅,中菲关系和南海局势急剧恶化,这是中菲两国人民和地区大多数国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我们要警惕仲裁案背后的个别域外国家,企图借用仲裁煽动地区紧张,把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关系搅乱,把地区形势搞乱,使我们各自发展的进程被打断。现实的教训,殷鉴不远。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中东国家出现的乱象就是很好的警示。
中菲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中菲友好相处和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中菲关系发展面临着重要机遇,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妥善处理南海问题,坚持互信和合作,中菲关系就会早日重回正轨,这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作者单位: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
(《解放军报》2016年07月17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