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不可告人的那点坏心思,还非要搬到明面上讲,而且还要讲得冠冕堂皇——近来,日本又用一出“贼喊捉贼”的闹剧秀了一遍它的传统艺能。
7月28日,日本防卫省首次发布《太空领域防卫指针》,无端指责中俄两国正在秘密研发能够控制、摧毁他国卫星的所谓“杀手卫星”;随即宣布,为了应对所谓的“太空威胁”,将大幅加强自身的太空防御能力。
日本渲染中俄研发“杀手卫星”,以无中生有的炒作来故意夸大外部威胁,实则是以“安全防御”为幌子掩盖其太空军事化扩张的行径。近年来,日本启动了多项涉及卫星抗干扰、太空目标拦截、高超音速武器追踪等技术的研究项目,还与美国在卫星侦察、太空态势感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并计划联合研发具有军事用途的太空技术。据透露,日本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计划发射所谓的“保镖卫星”。这种卫星名义上是为了保护本国卫星免受攻击,但其搭载的先进传感器和机动系统,完全可以被改造成具有攻击能力的武器平台。此外,日本还在大力研究“卫星星座”技术,试图将大量小型卫星组成网络,实现对全球目标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
日本的目标不仅仅限于太空竞争。从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历史,到修订国家战略、采购进攻性武器,再到调整作战指挥体系,甚至在核问题上进行危险试探,日本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动作,清晰表明其正试图挣脱战后和平体制束缚,朝着重建进攻性战争能力的方向狂奔。
2022年末,日本岸田政府正式通过了新版“安保三文件”,历史性地写入日本应拥有“对敌基地反击能力”,并计划在2027年前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为配合推进这一“宏大议程”,一场针对下一代的“思想动员”随之展开:前不久,日本防卫省首次向日本小学寄送充斥着“周边威胁论”的儿童版《防卫白皮书》,其核心目的就是在年轻一代犹如白纸一样的心灵中,早早地刻下所谓“敌国”“威胁”等烙印,为未来挑起军事对抗塑造所谓的“国民共识”。
思想的“松绑”,迅速物化为武器库中的杀人利器。为将“反击能力”落到实处,日本政府已正式决定从美国采购多达400枚最新型的“战斧”Block V型巡航导弹。该导弹具备对地和对舰双重精确打击能力,是典型的能够遂行战略打击的进攻性武器。与此同时,随着“出云”号和“加贺”号两艘驱逐舰完成航母化改造,并成功搭载美制F-35B隐形战斗机进行起降测试,日本已实质上拥有了一支具备远征作战能力的双航母编队。这些动作,早已远远超出了“专守防卫”的范畴。
更为危险的信号,来自其在核问题上的疯狂试探。据消息人士7月26日独家爆料,在去年一场模拟台海冲突的日美联合桌面推演中,面对“中方在冲突期间发表暗示使用核武器的言论”这一假想情节,日本自卫队方面竟多次主动要求美军以明确的“核威胁”作为回应。这一细节暴露了日本妄图在地区冲突中主动拱火,利用大国之间的核对抗来混水摸鱼,趁乱谋取自身战略利益的赌徒心态。
将这一系列事实联系起来,人们不仅能看清其中日本军国主义幽灵蠢蠢欲动的身影,更能看到一只绥靖、纵容的幕后黑手。在华盛顿的“印太战略”中,它需要给日本“松绑”,为日本的军事冒险“开绿灯”和“赋能”。让它充当自己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忠诚、最积极的“代理人”。日本也主动扮演美国的“马前卒”“急先锋”,想通过在冲突第一线表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阵前立功”,以此换取与华盛顿讨价还价的终极筹码,最终实现从军事附庸到所谓“正常国家”乃至“平等盟友”的地位跃升。
在这场美日勾心斗角的危险交易中,世界的和平稳定、人类的和平发展成了它们谋取一己私利的赌注筹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世人更应铭记历史教训,深刻反思战争创痛,警惕霸权主义、军国主义挑动军事冲突甚至核战争的邪恶企图,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文字:王瑞璟
漫画创意:王粲
漫画制作: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