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就要多“核”
■梁 晨

作者:周 洁
有一年年底,杨业功同志在机关上报的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实施方案上写道:“考是方法,核是目的,成绩皆大欢喜的考核是麻痹部队……切记,考核就要多‘核’!”在年终军事训练考核中,如何考出真实水平、考出压力和动力,通过考核提高战斗力,杨业功当年以核为重点的考核导向,仍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核,作为动词,意为“仔细地对照考察核实”。军事训练考核是训练质量的“度量衡”,是备战打仗的“风向标”,是训练作风的“导航仪”。年终军事训练考核中,能不能超越考场、瞄准战场,既考全员又考重点,既静态测又动态考,既出难题又设危局,对部队训练情况“仔细地对照考察核实”,检验的是考风,影响的是备战。
抗战时期,刘伯承同志在一次战前训练中指出,把部队的实底摸清,好在哪,差在哪,是训练考核的重要目的。一年快到头,战斗力增长点在哪里、短板补得怎么样?心里有本糊涂账是打不了胜仗的。通过核算,让模糊问题精确化;通过核对,让隐性问题浮出水面。这样的考核思路,收官不一定圆满,但收获一定满满。
“时代楷模”“刘老庄连”训练考核有个习惯,即考前先向官兵核定考核标准。在该连官兵眼里,考核标准是不满足大纲要求、不满足常规训练、不满足单个过硬。为此,他们战术基础动作训练,都是先冲刺400米再穿越低桩铁丝网;轻武器分解结合训练,都是蒙眼模拟暗夜环境操作。网友感慨,他们的硬核实力来自硬核标准。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核就是考“核”。所谓“核”,就是重点人、重点题。强调的是力量用在刀刃上,不撒胡椒面。具体到年终军事训练考核,首长机关、指挥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就是重点人,新域新质作战训练、平时短板弱项就是重点题。年终军事训练考核时,核减好内容,瞄准弱项、聚焦短板;核查好标准,着眼实战、从严从难;核实好战力,校准强项弱项,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考核,必然因“核”而带动“合”。
“最高级的考核,都是在生成一团火。”原子很小,但裂变就会产生大能量。考核是一种检验,是为促练,更是为实战。明确更加精确、可以量化的考核标准,提高考核的含战量、含新量、含变量,真正把“考为战”的指挥棒立起来,这样的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就会像聂荣臻同志所说,“使部队成为一个核反应堆,在相互激励、相互竞争中,产生出核弹一样强大的战斗力”。
(作者单位:西宁联勤保障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