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沿着大西洋一路南下,先后绕过加拿大东部、美国东部附近海域和大西洋中部等多个防空拦截区(蓝色网状半圆区),从南美洲南部转弯,进入太平洋,最后击中夏威夷的不可思议的飞行路线。
核动力装置尚无实质性突破
“冥王星”对于材料提出了非常高的技术要求。首先,核动力冲压发动机必须要在狭小空间内,高热、高辐射状态下长时间工作,对材料的高温强度和冷却技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其次,导弹外壳也要满足在复杂条件下长期、超声速飞行的要求。与此同时,对核安全控制技术也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不能随意排出核废气。这些技术层面的制约是“冥王星”下马的重要的因素。
程硕人表示:“俄罗斯再度推出该种导弹,并不能说明相关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在俄方公布之后,美国国防部确认了在北欧和阿拉斯加上空发现了核辐射残留。”
五角大楼此前表示,他们监测到了俄罗斯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试飞。这种导弹使用无屏蔽的反应堆为动力,在欧洲东北部和阿拉斯加都已经探测到了它的辐射影响。美国情报部门表示,俄罗斯的核动力巡航导弹目前尚未进入实战部署阶段,而是仍处于研制发展状态,在这次试飞中坠毁在了北极地区。
“这至少说明俄罗斯的核动力巡航导弹仍会排放放射性物质。”程硕人判断。
当然,几十年过去,在核反应堆方面,国际上也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冥王星”计划虽被取消,但该导弹采用的开放循环核动力发动机的原理,却被后来的高温气冷反应堆所采用。俄罗斯媒体报道称,这类反应堆适合用于新型核动力装置,或用于船舶、航天器材甚至飞机用能源装置。但目前这些研究还不能投入实用。
有专家指出,一旦相关技术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真正实用的核动力航空器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