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天才在军事科研尖端领域屡破坚冰  半天攻克困扰同行月余难题

——追记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梁蓬飞 刘一伟 吴旭责任编辑:吴昊
2015-12-08 02:50

沉默的冲锋

——追记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

■本报记者 梁蓬飞 刘一伟 特约记者 吴旭

燕山脚下有这样一群军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默默冲锋,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强军兴军的脊梁。

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2015年5月25日零时,被誉为“数学天才”的他,因连续高负荷工作诱发心脏病猝然离世,年仅41岁。

方平没有走远,他活在战友们扼腕顿足的追忆里、家人日夜思念的泪水中、国防事业的丰碑上。

一鸣惊人:怀揣数学梦,“红牌”立头功

追忆方平,真的很难。因为,在这位躬耕军事科研尖端领域的主人公身上,能公开示人的故事实在太少。时至今日,即使是方平的父母和亲朋,对于他的工作也只知道两点:一是在北京,二是在部队。

1995年,从小就被誉为天才的方平,以优异成绩从武汉大学数学系实验班毕业。

当时,这个实验班的高材生很抢手,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证券公司和研究所争相竞聘。方平单凭考取的“软件工程师”这一资格证书,就能获得2000元以上的月薪,而那时普通军官的工资才几百元。

得知总参某部前来招人,方平立马赶到面试现场。参加工作第二年,方平所在课题组领受了一项“硬骨头”任务。这个“硬骨头”有多硬?多家单位长期联合攻关,都未能取得突破。

没人会想到,当时还在课题组里“打杂”的方平,却暗暗把这次任务当成军旅人生的第一场硬仗。他凭借扎实的功底,将破解的关键节点转化为几个数学模型,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那阵子,方平满脑子都是模型和数据,一次一次推演,一次一次失败,一次一次从头再来……多少个清晨,同事们发现,方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原来又是一夜未归;多少个深夜,值班员路过他的办公室门口,看到方平裹着一块盖机器的布,在灯光下埋头计算。

两个月后的一个夜晚,方平拨通了科长赵勇的电话,兴奋地喊道:“成功啦!成功啦!”

赵科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路小跑来到办公室,叫上课题组成员集体求证,最终确信关键性难题告破。沿着方平撕开的这个“口子”,课题组连续奋战一个月,终于将这个令无数人望而却步的科学堡垒一举攻克。

这位年轻军官一鸣惊人,传为佳话。要知道,此时的方平只有22岁,大学毕业才一年,还是一个肩扛“红牌”、刚刚走上科技战线的新兵。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他能?

方平所在单位领导说,成功源于他超人的天赋、超人的坚守、超人的付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