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都出发,军报记者长征源头探初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秀宝 张磊峰责任编辑:唐超山
2016-08-03 04:13

开栏的话

80年斗转星移,有一首英雄史诗依然豪情万丈。历经岁月沧桑,有一种伟大精神依然催人奋进。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纵横十余省,转战数万里,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段长征的结束,意味着新长征的开始。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只有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才能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完成肩负的使命职责。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组织记者沿红军长征路线进行实地采访,并开辟“雄关漫道·不忘初心再出发”专栏。广大读者通过记者发回的一篇篇报道,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更加深刻地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夺取新长征的胜利!

大树参天植自根基,江河万里流有源头。八一前夕,本报采访组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缅怀先烈、寻根溯源——
 

长征源头探初心

■本报记者 李秀宝 张磊峰

当年的渡口,今天的大桥。本报记者 岱天荣摄

于都,赣南大地上的一座普通小城。

80年前,一支红色大军从这里出发,历经两万五千里艰难跋涉,冲破重重险阻到达陕北,揭开了中国革命崭新一页。他们的壮举,谱写了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立起了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

长征源头探初心。八一前夕,我们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踏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解读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探寻长征胜利的力量之源。

敌人一步步逼近,根据地一点点缩小。危难之际,红军将士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

怀揣初心,红军不怕远征难

烈日当空,于都河上波光粼粼。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屹立,一对汉白玉砌成的风帆托举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军徽,高扬在波浪之上。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于都河畔唢呐激昂、民歌悠扬,把我们纷飞的思绪带回到那个雁阵惊寒时节的血色黄昏。

1934年10月17日傍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濒临绝境的中央红军共8.6万余人,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

东门渡口前,49岁的丁克礼告诉我们,他父亲丁张发在世时,每当走过这里都会深情回忆起当年的一幕:渡口挤满了红军战士和前来送行的百姓。尽管爷爷已在反“围剿”战斗中牺牲,但奶奶看到部队行动,还是执意带着孩子赶来。她把身上背的所有干粮和草鞋分成几份,分别塞到战士手里……

红军队伍里有不少人是丁张发的乡亲,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不久前刚刚参军。分别时,有多少战士的热泪与母亲、妻子的泪水,一同洒落在静静流淌的于都河中。

乌云密布,危机重重。敌人一步步逼近,中央根据地一点点缩小。在这样的逆境中,苏区群众参加红军的热情依然高涨。长征出发前5个月,苏区就有8万余人加入红军。保林区石田乡党支部书记蔡桂香,带领整个支部的党员集体报名参军。还有许多家庭的父子、兄弟齐上阵。整个于都县在一个半月中,“扩红”5186名。

危难之际见真心。是什么让苏区百姓义无反顾地支持红军,是什么让红军将士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

“工农兵,来革命,共产党,是救星。”“我红军,穷人军,分土地,打豪绅。”于都县党史办主任曾懿华谈到:红军到来之前,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苦农民,仅仅拥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土地。红军来了后,贫苦农民不仅拥有了土地,还享受到共产党人给予他们的政治尊严和社会权利。

“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我要一辈子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让更多穷苦人过上好日子。”谈起当年参军时的想法,99岁的于都籍老红军杨思禄依然激动不已。

透过老人真挚的话语,我们深深感受到红军将士那一颗颗“永远跟党走,一心为人民”的炽热“初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