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时刻
敌人对3连的攻击暂时停止了。战士邢玉堂解开衣扣,从衬衣兜里掏出一个纸包,一层层打开,最后露出一张纸,那是一份入党申请书。他把纸递到指导员手里,满是硝烟的脸上涌起红晕,腼腆地说:“指导员……”突然,“嘣、嘣、嘣”几颗汽油弹在阵地上炸裂开来,有一颗正落在邢玉堂跟前,一团大火瞬间吞噬了他。邢玉堂高喊一声:“指导员,保重!”就带着呼呼作响的火苗向敌人扑去。他连续刺倒了几个敌人,然后紧紧抱住1个敌人的脖子,咬着敌人的耳朵滚到山下。敌人对1排和3排阵地的攻击失败后,又开始猛攻2排阵地。指导员杨少成立即组织3排7班和机枪4班的10多名战士,绕到敌人背后进行夹击。2排阵地上,副连长杨文海3次负伤,仍然坚持指挥战斗,直到牺牲。
在外围,由于我军逐渐收紧包围圈,敌人预感危在旦夕,于是出动了飞机、坦克和火炮,向3连的阵地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猛烈轰炸,上千名敌人嚎叫着,向松骨峰发起了疯狂冲锋。战斗越打越残酷,3连的伤亡巨大,最后炊事班的勤杂人员、连部的通信员都投入了战斗。排长牺牲了,班长代理;班长牺牲了,战士接替。指导员杨少成的子弹打光了,便抓起刺刀冲向敌人。1个敌人抱住了他的腰,他抡起手榴弹砸碎了敌人的脑壳。这时,六七个敌人围住了他,他临危不惧,“嗖”地拉响了手榴弹,高声鼓励战友们守住阵地,在手榴弹爆炸之际和敌人抱在一起。看到指导员壮烈牺牲,战士们含着泪高声呐喊:“冲呀!打他们呀!”
这是3连的最后时刻,也是令经历过松骨峰战斗的敌人最胆战心惊的时刻。
代理排长高喊着为祖国争光的口号,战士们跃出弹坑,端着寒光凛凛的刺刀向黑压压的敌人冲去。其中,张学荣身负重伤,还依然捡起牺牲战友身上的4颗手榴弹,滚入敌群;严佐政的刺刀折断了,就与敌人扭在一起,滚下山去;胡传久从敌人尸体上摘下手雷,把敌人打了下去;高占武腰部中弹后,带着身上的烈火抱住敌人死死不放;连伤员也拖着未扎好的绷带,加入了战斗。
英雄的3连虽然战斗到只剩下7名同志,但阵地依然在他们手中,直到大部队歼灭被拦截之敌。
傍晚时分,第38军在第40军、第39军配合下,向被围之敌发起总攻。杨大易随即向范天恩传达组织反击的命令,并派出师部仅剩的机动兵力——警卫连支援第335团。黄昏落日时,第335团反守为攻,其余各个方向包围部队也同时向敌人发起反击。
战斗结束后,1营营长王宿启带领战士到3连阵地打扫战场时,在几百具美军士兵的尸体和一片打乱摔碎的枪支中间发现不少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有的紧紧抓住敌人的机枪;有的手里握着手榴弹,弹体上沾着敌人的脑浆;有的身体压着敌尸,牙齿和指甲嵌在敌人的皮肉里,其情景极为壮烈。
志愿军第335团3连在人员伤亡较大,粮弹殆尽的严酷情形下,毫不畏惧,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包括伤员,带着满身火焰,奋勇扑向敌军,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表彰3连的英雄事迹,授予3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并记集体特等功一次。
血染的战旗迎风飞扬,英雄的部队使命犹然。松骨峰上的硝烟虽然散去,但“逢敌亮剑、以气胜钢”的松骨峰精神早已化作忠勇和血性的代名词,深深根植于3连官兵心中,激励着他们永做松骨峰上“最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