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佳冀:用青春书写波澜壮阔的强军之歌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伍行健 杨钰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1-02 17:00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信息化战场,细节决定成败。”

空中对决,胜负只在一瞬。蒋佳冀在干扰与反干扰中寻找一招制敌的机会。刘应华 摄

许多人问蒋佳冀,蝉联“金头盔”是不是靠天赋?但蒋佳冀和战友们知道,是细节决定了成败。

站在蒋佳冀的战机旁,倘若不是老飞行员指点,很难发现一个细节:导弹挂载的位置,并不是像有些部队的飞机那样左右并排挂在机翼下,而是前后排列挂在机腹下。

“为啥这么挂?”

“考虑受力矩的作用,这样会产生几十公斤的重量变化,从而提高战机的机动性能。”蒋佳冀回答。

这个细节,让一位原本对蒋佳冀“金头盔”含金量打问号的兄弟单位飞行员坦言:“连这么一点点气动数据他居然都琢磨,服了!”

对于“细”,蒋佳冀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战机近距缠斗时,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不过几秒,电光石火的瞬间过招,一点迟疑、错误,战斗就结束了!

训练中,蒋佳冀发现,飞行目标在不同高度层,出现在视角的方位不同。为让飞行员快速确定目标方位,他带领大家打印出飞机座舱图,巧妙运用座舱零部件为参照物,估算出敌我战机相对高度、距离、角度等诸多数据。

“这就是战术选择的依据!”蒋佳冀坦言:飞行员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得把数据化作潜意识,形成条件反射。

在蒋佳冀这里,有句口号叫做“飞行结束也是训练的开始”。

战机落地之后,飞行讲评室内,飞行员、领航员、电抗人员、机务骨干悉数列席。数台电脑一字排开,态势图、飞参、视频等数据实时回放。空中的每次攻击、每个动作都要反复分析,原理是什么,数据是多少……

“一小时的飞行,往往要用三四个小时来研究评估,改进的可能不过是几米、几秒。”但有时候年轻飞行员却很不理解:为了几米、几秒,这值得吗?

每遇到类似的疑问,蒋佳冀总爱提起那场演习:一名飞行员低空突防时仅仅飞高了5米,就被对方地空导弹 “击落”。演习结束,飞行员追悔不已:“就差那么一点点!”

“这一点点,可能就是生死之差。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未来战场上,己是啥?彼是啥?怎么知?不能凭印象、感觉去判断,必须用数据说话!”

战友们不禁感叹道,要想成为蒋佳冀那样的优秀飞行员,天赋固然重要,狠抓细节才是真谛。

三夺“金头盔”的蒋佳冀坐进座舱,显得格外阳光自信。刘应华 摄

2013年,蒋佳冀走上了团参谋长岗位。作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他对训练细节近乎执着,即便担任了团参谋长,仍然不落下每一个训练科目和战法研究。“身份变了,责任也重了”,蒋佳冀坦言,那段日子他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打造一支打仗型、研究型司令部机关,“我要带的不只是会飞行的普通飞行员,而是会打仗的飞行员。”

在组织新员基地训练时,他要求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飞行实施阶段的高度、速度、航向都争取飞到极限,每个飞行架次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打基础时全身心投入,感到最累,把习惯性动作变成本能,飞战术就会很轻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