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连绵不绝的强降雨袭击多个省份,造成罕有的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抗洪抢险,成了横亘在党员干部和广大官兵面前的一道“大考题”。连日来,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广大官兵尤其是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交出了合格答卷,让人为之动容和由衷“点赞”。
一道“选择题”答出敢担当。作为革命军人,必须时刻以人民群众需要为行动指向,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驰援抗洪抢险一线的部队,虽然军种不同、平时担负的任务各异,但是有险不怕险、有难不畏难,越是危险越选择向前闯、越是困难越选择向前进的担当,却是高度一致。“哪里最危险就坚决战斗在哪里”“险情不除决不下堤”“洪水不退去人员不撤离”,官兵们誓言铿锵,热血偾张,谁也不愿撤离自己坚守的地段。从这些年轻官兵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基因的流淌。这种战时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平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勇敢担当,不正是当代革命军人特有的战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和真实写照吗?
一道“判断题”答出信任度。连日在鄱阳湖大堤上奔波,有一种奇特景象引起了笔者深深思考。前几天还日夜抢收稻子的农民们,看到部队来了,突然将收割机整齐地停在大堤上、稻田旁,停止了收割。一问才知道,他们是要让稻子再多生长几天。前几天抢收,是因为大堤能不能保住,他们心里没有底,只能忍痛将七八成熟的稻子收割下来;现在解放军来了,大堤就有了不倒桩,心中有了主心骨,他们打心底里相信大堤垮不了。老百姓说得好,堤上来了解放军,庄户人家安了心;身边有了国防绿,再猛洪水也能降。朴实的话语,道出的是人民群众对解放军官兵的深深信任。信任从哪里来?从为民的真心中来,从助民的真干中来,从爱民的真情中来,有信任就有希望,有信任就有力量。
一道“思考题”答出不变的宗旨。军队的主业是打仗,抢险救灾就是和平时期不见硝烟的战斗。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军队性质所决定的,是永远不变的宗旨所决定的。人民子弟兵视救灾为责任使命,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民决不扰民,爱民不惜生命,为了不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撤离往往都是“凯旋在子夜”。可以预见,这一轮洪水终将过去,但我国大江大河多,自然环境十分复杂,抗洪抢险、抗灾救灾等一系列非战争军事行动仍将是常态化和长期性任务。我们就是要吃得“泥水馒头”的苦,受得“最美睡姿”的累,抱有“肉身当墙砌、为民做长城”的牺牲精神,关键时刻打得了硬仗,打得出胜仗,以顽强战斗意志答好抗洪抢险这道“大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