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编辑部文章:抓实落细改文风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解放军报编辑部责任编辑:菅琳
2016-10-10 02:10

开掘再深些

挖得深井,方能掘出清泉;涉得深水,方能得到蛟龙。新闻如同取之不竭的富矿,耐心地等候着新闻人去挖掘。挖掘的深度,体现在采访的深入、思想的深刻、学养的深厚上,决定着新闻作品的高度和新闻宣传的成效。

“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现在新媒体蓬勃发展,自媒体铺天盖地,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竞争甚至开疆拓土?唯有对新闻资源开掘再深些,以深度优势克服速度劣势。

在军报的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上天入地的“大兵记者”、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学富五车的“专家记者”。他们寂寞而又充满激情地跋涉在军事新闻的路上,以独到的开掘功夫,深山问宝,探骊得珠。今天,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深开掘、精加工的本领,更加需要拿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作品。

习主席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开掘的能力,反映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当年,穆青在采访焦裕禄事迹时,群众一边讲一边哭,他一边哭一边记。采访结束,穆青一拳重重砸在桌上:“不把他写出来,我们对不起人民。”正是因为深入开掘、深情为文,他在亿万人民心里播撒了党的好干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精神种子。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生活是新闻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用自己的“新闻眼”去追寻新闻矿脉,用自己的“深开掘”去讲好强军故事,用自己的“这一个”去记录强军兴军的点滴进步。

发声再锐些

习主席多次强调宣传思想战线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党性原则。他还引用毛泽东的话进一步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

有锐度,追求的是思想的深刻,而不是语言的尖刻;是批驳的鞭辟入里,而不是气势的咄咄逼人。有锐度就是有思想、有担当、有情怀。有锐度才能更好地传递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更好地引导读者分清对错、善恶、美丑,激发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力量。

“元帅升帐,一锤定音。”面对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激荡激变的复杂形势,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读者最想听到众声喧哗之中的权威声音,众说纷纭之中的独家观点。我们如果不能保持和焕发扶正祛邪、酣畅淋漓的新锐之气,生产再多的新闻产品也只能泯然于海量信息之中。

作者没有锐气,作品难有锐度。从实际看,有的采编人员“怕”字当头,对热点问题、敏感话题不敢触及,唯恐惹火烧身;有的满足于人云亦云,不愿把语言的锋芒擦得再亮些,把思想的锋刃磨得再利些;还有的只愿当“百灵鸟”,不愿当“啄木鸟”,唱赞歌远多于抓问题。

军报姓党,必须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不能过于“爱惜羽毛”。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应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者,应坚决回击、以正视听。

“像热烈地主张着所是一样,热烈地攻击着所非”。军报需要永远保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的鲜明政治特色和“品牌”,永远保持锐度锐气、锐言锐思,担负起“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的时代重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