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辛平:长征,向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进发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解辛平责任编辑:菅琳
2016-10-19 03:02

(三)

长征,为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提供了现实契机。

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在延续,红军继续遭受巨大挫折。

残酷的现实,迫使党和红军深刻反思:面对国民党倾尽全力的剿杀,红军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

危急关头,党和中央红军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等,正确地回答了红军的行动方向和战略战术等重大问题。特别是遵义会议,正确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历史,是思维逻辑的实践源泉。

我们党在长征途中,从失败的深刻教训和胜利的成功经验中,得到一条基本启示,就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按规律办事,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具体地、深入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理论指导,并具体化为路线、方针和策略。

做好“结合”的文章,从此成为我们党探索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基本遵循。

今天,我们为什么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因为我们选择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我们党发扬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精神的结晶,是与时俱进做好“结合”文章的实践成果。

在探索正确道路、推进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走弯路、犯错误,都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主动修正错误,这同样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更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立足新的形势任务,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新的征途上不断把理想变成现实,把事业推向前进。

(四)

长征的胜利,可以说是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结出的果实。

中国近代以来,从来没有哪支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人这样,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只为信仰。党和红军所具有的这种高尚境界、远大追求、鲜明品格,在长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方志敏,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被俘后严词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诱降,就义前在牢房墙壁上留下遗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陈树湘,红三十四师师长,抱着“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必死决心,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重伤被俘,他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

吴焕先,担任过红二十五军军长、政委,出身富裕家庭,是骁勇善战的红军高级指挥员,牺牲时年仅28岁。他的妻子把乞讨来的粮食送给红军,自己饿死在回乡的路上。

……

长征队伍中,无论是“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还是“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逃自死亡线上的铁路工”,他们始终抱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为了北上抗日”的信念,坚信自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而奋斗,坚信自己值得为这样的事业而流血牺牲。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很重要的就是来源于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有人认为,理想信念是高不可及、虚无缥缈的。但是,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有没有理想信念,决定着其存在的价值,进而决定着其历史命运。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正是始终怀抱着远大目标和坚定信仰,才能“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才能无往而不胜。

习主席指出:“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不管是在艰难曲折之时,还是在胜利奋进之时,我们都要坚持不忘初心。这个初心,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就是要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就是坚信正义事业必胜,并“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