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辛平:长征,向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进发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解辛平责任编辑:菅琳
2016-10-19 03:02

(五)

历史的时针是艰难与曲折、崎岖与坎坷的“合金”制成的,要拨动它,必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长征的苦难悲壮,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红军不仅时时面临着恶劣环境和饥寒交迫的严峻考验,更面临着革命与反革命的生死较量、党内团结与分裂的尖锐斗争等。

有首歌唱道:“能吃的都吃了/草根树皮野菜/能煮的都煮了/马靴鞋帮皮带/最后一把青稞/已经是很久前的事情/最后一次饭香/好像隔世滋味。”这是红军长征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敌我斗争空前激烈。长征路上,红军突破了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围追堵截,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战,而且是以极其简陋的武器装备对付以飞机大炮武装的优势敌军。红军牺牲的营以上干部400多名,师以上干部80多名,军以上干部8名,10多万将士血洒征途……

最惨烈的湘江之战,整师整团的红军部队几乎都壮烈牺牲。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面对着人类生存极限的考验,面对着一支军队难以承受的巨大牺牲,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没有根据地作依托,没有后勤补给作保障,只有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才能创造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战争奇迹。

红军最大的优势是坚强的领导、精神的力量。红军凭借那种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那种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在人类战争史上书写了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这正是共产党人为理想敢于拼搏勇于牺牲先进品格的集中体现,把中华民族不惧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党的奋斗史都启示我们:辉煌,往往伴随苦难;苦难,也能孕育辉煌。

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征途上,没有哪一条路是一马平川的。要取得伟大胜利,必须经过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红军在长征中展现的坚强意志品质、超凡血性胆气,已经成为人民军队的底色和基因,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精神利剑。依靠这把利剑,纵是千难万险,我们也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六)

“攻战之本,系乎民心”。

毛泽东曾断言,如果国民党“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助”。

“一颗花生两颗仁,红军百姓一家人;红军本是老百姓,百姓也就是红军。”这首流传在中央苏区的歌谣,就是军民一家人的生动写照。

红军来自人民。在很多苏区,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到主力红军长征,江西兴国约23万人口中,就有8万多人参加了红军。

红军为了人民。国民党军队所到之处“鸡犬不宁”,红军所到之处却“鸡犬不惊”。

长征胜利依靠的是人民。长征途中,人民群众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筹款筹粮、掩护伤员、传送消息……强渡大渡河,十几名船工和红军勇士一样奋不顾身。涉险过草地,一位60多岁的藏族通司为红军探路,经过4天4夜,开辟出一条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红军长征曾经过近20个少数民族聚居、杂居区。国民党在这些地区留下的是民族隔阂和仇恨,红军经过后,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培育了深厚的民族情谊。不少人参加红军后,成为英勇善战的革命战士。

陈云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说:“红军之所以能突破重围,不仅在于有军事力量,而且在于深得民心。”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

从“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红军长征,到“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抗日战场,再到“小推车推出胜利”的决战决胜,我党我军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胜利的天平向敌我哪一方倾斜,早已判定。

80年过去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我们必须经常自问:能不能始终像红军先辈那样“和民众打成一片”?能不能始终做到和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还是不是那样浓?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还具不具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主席发出的这句宣言,铿锵有力,意味深长,道出的是共产党人的心声。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党我军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根、制胜之道。

今天我们行进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上,奋斗所指,聚力所向,就是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过去,我们依靠人民战争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深入探索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更好地发扬我党我军的这一最大政治优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