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预见,未来女军人将越来越多地与战斗岗位相联系。纵观各国军队,女性走向战斗岗位已是大势所趋:美军超过88%的工作对女性开放;俄军仅指挥专业,就有超过170种岗位对女性开放;在全民皆兵的以色列,女性年满18周岁必须服兵役;加拿大则从2001年开始,就已宣布所有军种向女军人开放。
无论性别,军人最大的作为在战场,最高的价值是打赢。冷兵器时代,崇尚力量角逐的战场上,女性由于体能弱势难占上风。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样式的演变,女军人的特有品质在未来战争中优势凸显:细腻温和的性格,更能保持信息化武器系统操作的稳定性;细致的观察力,便于及早发现、辨别和捕捉目标;足够的耐心,能够克服工作中的单调和枯燥……正如一位外国军事专家所说:“男人在荧光屏前,并不比女人强。”
当然,女军人因生理条件、社会观念、家庭角色等因素,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战斗员,往往会比男性吃更多苦头、克服更大阻力、作出更多牺牲。对此,各级应努力给予女军人更多的关爱,解决好她们的实际困难,让她们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此外,还应切实转变观念,向她们提供更多的战斗岗位摔打磨炼,为战斗力提升激发出独特的“她力量”。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向日益战斗化的中国女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浩荡的强军征途上,祝愿越来越多的“花木兰”描绘出人民军队绚丽的“半边天”!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