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如宝剑:有“锐度”更要有“厚度”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赵先刚 李植责任编辑:董玥
2017-08-08 08:55

战斗力:有“锐度”更要有“厚度”

●正如一把宝剑既要有锋利的剑尖和剑刃,又要有厚实、韧性的剑身,才能所向披靡、持续发力,在战斗力生成和效能释放过程中,既要保持“锐度”,形成强大的突击力,又要保持“厚度”与“韧度”,才能持续不断地提供作战能量,支撑“锐度”。

敌我双方战场对抗的过程,是战斗力释放和消耗的过程,只有持续保持较强的战斗力,才能形成对敌高压态势并始终掌控战场主动。但是,当我们关注军队战斗力时,通常重视的是精锐力量及其突击力,往往忽视战斗力的支撑力量及其持续性。正如一把宝剑既要有锋利的剑尖和剑刃,又要有厚实、韧性的剑身,才能所向披靡、持续发力,在战斗力生成和效能释放过程中,既要保持“锐度”,形成强大的突击力,又要保持“厚度”与“韧度”,才能持续不断地提供作战能量,支撑“锐度”。

坚持整体对抗,作战力量多元平衡发展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需要各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的融合集成,实现互补增效,构成作战功能极强的战斗力系统,才能实施整体对抗。而战斗力系统的整体性并非来源于各作战力量的随意拼凑,只有各分系统按结构功能科学组合才能产生。《司马法》认为:“兵不杂则不利。长兵以卫,短兵以守,太长则难犯,太短则不及,太轻则锐,锐则易乱,太重则钝,钝则不济。”信息化联合作战要靠各军兵种共同参与、扬长补短、一体联动,才能取得胜利,仅靠某一军兵种或几种专业力量,难以有效完成任务,而且某一种力量的严重不足或完全缺失,将极大削弱和限制战斗力结构效能发挥。因此,在作战力量体系建设时,必须从适应国家安全战略的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形成战斗力的整体性、持续性,坚持各种作战力量和各类武器装备,按合理比例均衡、协调发展,切实做到既要重视作战力量也不能忽视各类支援保障力量,既要注重进攻型力量也要关注防御型力量,既要强调新型作战力量也不能削弱传统作战力量,既要有“硬打击”力量也要有“软杀伤”力量,既需要“撒手锏”部队也需要常规主战部队,既需要现役部队也不可缺少后备部队。只有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将各级各类的作战力量进行无缝链接,形成能力互补的整体,才能实现战斗力“锐度”有手段,“厚度”有保证。

强化战技融合,作战能力多样同步提升

军队整体战斗力的提高必须经过一个从基础到合成、从技术到战术、从兵种到联合的训练过程,技术与战术训练是战斗力生成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是技术的合理运用。战争年代我军依靠“剑法胜于人”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而当前随着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含量不断提高,技术因素在战斗力生成中的比重日益加大,技术已成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一把“利剑”。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住战术训练不放松,又要强化技术训练不动摇,在战术技术的高度融合中谋求战斗力的全面生成和提升。因此,实现战斗力既有“锐度”又有“厚度”,必须在战技融合的前提下,提升多样化作战能力,既抓军种合成训练,提升特色作战能力,又要抓联合训练,提升联合作战能力,为军种作战能力充分发挥提供支撑;既重视“三非”作战战法训练,战时出奇制胜,又要重视常规作战战法训练,作为出奇用兵和连续用兵的基础;既要进行信息化作战训练,适应信息化战争形态需要,也不要忽略基础性训练甚至机械化条件下作战训练,作为信息化作战失效后的保底手段;既要组织武器装备操作运用训练,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机结合,又要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精气神”训练,以顽强的战斗意志、战斗作风和高昂的精神士气投入作战,以最大限度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