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纪实

来源:新华社作者:黄小希 施雨岑 荣启涵责任编辑:康哲
2017-10-10 18:56

凝练升华:立足发展实践强化经验总结和智力支持

着眼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自贸区建设蹄疾步稳;“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全面铺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统筹内外,以自信开放之姿开拓新局面,以气象万千之势擘画新蓝图,一系列大战略、大手笔不断丰富党的治国理政实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滋养,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咨政建言的思想库功能。

5年来,工程始终坚持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研究总结重大实践经验,既为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观点,推动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

2013年秋天,举世瞩目的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启动运作。自贸区的成长,肩负着为国家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实现对外开放新跨越的历史重任。在“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探索中,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不断形成。

聚焦中国(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工程组织开展相关课题,密切跟踪自贸区实践。从对世界上主要国家自由贸易园区概况和制度规则进行梳理,到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如何实施各领域的改革开放试验、探索风险管控途径,再到及时总结已有经验……“贴身”观察和理性思考中,一条条针对性建议和宝贵经验被提炼出来。

根植历史、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这项来自中国的倡议,以超出世人预想的进展和成效惠及世界。

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基础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工程“‘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结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探索新的体制机制为重点,统筹兼顾各项建设的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关照各种质疑和关切,研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并探索提炼“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贡献。

京津冀地区,既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又深受“大城市病”、同质发展竞争等诸多发展问题的困扰。

2015年10月,“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立项。项目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思想的宏观背景、理论支撑体系和实践指导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阐释,对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促进产业转移对接等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对雄安新区几个战略问题的建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加快市郊铁路建设”等专题报告,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认可。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既是语重心长的嘱托,更是催人奋进的激励——

“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