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突击队"又添"撒手锏":世界最前沿搏击技术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朱红升 王蒙利责任编辑:王春艳
2016-05-09 04:06

 金牌教练砺刃反恐“猎鹰”

——武警体工队指导“猎鹰突击队”开展搏击训练侧记

■朱红升 王蒙利

 

    邢志杰教练指导特战队员进行出拳训练。王蒙利摄

一名赤手空拳的“猎鹰突击队”特战队员与一名手持匕首的“暴恐歹徒”胶着对峙。突然,“歹徒”挥刀下劈,特战队员闪电般出腿直击“歹徒”腹部,“歹徒”的重心瞬间被破坏,特战队员顺势一个前扑,迅速抓住“歹徒”手腕,而后运用“弯臂锁”技术夺械制伏“歹徒”……这是4月30日上午“猎鹰突击队”特战队员进行野战搏击技术实战化对抗演练的场景。

“由武警体工队搏击项目金牌教练员和冠军运动员组成的野战搏击小分队果然名不虚传,经过他们20天的悉心指导,‘猎鹰突击队’这把‘反恐利刃’被打磨得更锋利了。”“猎鹰突击队”队长米彦广感慨地说。

广度——

训练理念博采众长

“反恐战场变幻莫测,实战没有固定模式,只有学习多种战法,了解多种技术,才能以鹰的视角俯瞰全局。任敌千变万化,尽在掌控之中,做到遇事处变不惊、精准判断。”小分队教练员邢志杰在培训中强调,只有善于博采众长,注重搏击训练理念广度的延伸,积极鼓励参训队员将基本原理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才能放大训练实效。

在综合训练、比赛、实战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小分队给“猎鹰突击队”因材施教,不仅传授踢、打、摔、拿等搏击基本技术,还有“裸绞”“木村锁”“美式锁”和“十字固”等多种关节控制技术,并进行由武警部队独创的狭小空间、反降服等多种特定条件下的搏击技巧训练。

创新战法成果汇报中,参训官兵将基本的技术以多种形式的战法展现出来,有在狭小空间中的技术运用,有将摔法技术结合关节控制的战法,还有针对一对二、一对多的战法……经过培训,特战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搏击技战术的理解,还学会了多种技术变化和战法的实际运用。

“传授理念、融会贯通、授人以渔,正是野战搏击小分队对国家级反恐部队的培训要求。”武警体工队队长李青生说,我们派出体工队最优秀的金牌教练员和冠军运动员深入“猎鹰突击队”,就是要将世界最前沿的搏击理念、精湛的搏击技术和丰富的训练经验直接送到反恐第一线,并结合任务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特战分队独特的制敌战法,转化为克敌制胜的“撒手锏”!

速度——

制敌招数唯快不破

“快!快!快!加速!”一堂训练课上,小分队教练组极具爆发力的喊声响彻场馆,击打“脚靶”的训练中,队员们的动作频率跟着教练的喊声瞬间提速。

“‘快’是突击作战的首要环节,反应快、判断快、处置快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许错过0.1秒,就错过了最好的战机!”教练员彭耀波在训练中不停地强调速度的重要性。

在基本技术训练时,教练员发现队员们速度慢,是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发力顺序不合理导致的。针对这一问题,教练员在课上反复强调基本技术的正确要领,课下为技术不规范的学员“开小灶”。同时为特战队员设定了专项素质训练方案,安排抗阻练习、力量练习、弹跳练习等,提高特战队员的爆发力、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一次示范对抗课上,外号“金刚”的特战队员唐正杰率先出拳,彭耀波教练轻松躲闪。虽然唐正杰出拳速度快、力量大,可是攻击总是无功而返,当他用腿进攻时,彭耀波突然一个“接腿摔”将他放倒在地。他刚想滚地逃脱,却被彭耀波运用地面关节技术“脚踝锁”制伏,动弹不得。

“我时刻在判断时机和距离,只有出现有利的时机,遇到合适的距离,才能有效地快速施展技战术。”课后,彭教练为大家阐述了技术运用中的时机、距离和判断等关键因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