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人家庭 | “自带使命”的生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孔昭凤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5-11-23 08:22:51

“自带使命”的生日

■孔昭凤

茅文宽绘

1989年9月3日,我白天还陪临时来部队准备伺候我“月子”的妈妈外出,夜里,儿子大鹏便急匆匆来到人世。妈妈当时喜极而泣:“这孩子生得好,今天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他将来必定是扛枪的人。”

妈妈文化程度不高,我很好奇她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妈妈说:“俺是庄户人,平时都是按照农历度时日。除了元旦与国庆节,俺也不怎么关注其他阳历日子,但9月3日这个日子,是你大舅写信叮嘱家人要牢记的,俺就刻在心里了。”说着说着,她哽咽了:“若是你大舅还活着就好了……”见妈妈落泪,我赶紧安慰她。

大舅黄允先参加过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公牺牲。只要提及大舅,家人都充满了感伤。因为娘家有烈士,妈妈对军队有着特殊的情感。

妈妈目睹过日本侵略者在辽东半岛烧杀掠抢。14岁时,她就偷偷跑到村临时驻军办公室报名参军,被姥爷发现后,反锁在房间里。她未实现的从军梦,便寄托在后代身上。

也正因为妈妈的拥军情结,我和妹妹及表妹陆续成了军嫂。我的弟弟与侄儿,也都在应征年龄参军入伍。

妈妈当年预言的那个“必定是扛枪的人”——我的儿子大鹏,大学毕业后报名参军。当时,爱人罹患重病,刚做完手术。我希望身边有人帮助,因此反对儿子入伍。爱人却全力支持他:“是党和部队培养了我,我儿子不当兵谁当兵。”

大鹏见我阻止,一脸诚恳地问我,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不是孩子要听父母的?我以为他要妥协让步,便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大鹏见我爽快回应,立马拨通他姥姥的电话:“姥姥,您是否支持我报名参军?”只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串笑声:“哈哈,支持,支持,姥姥举双手支持。终于等到这一天啦。我就说嘛,你就是为当兵而生的,好男儿志在四方。”有了“尚方宝剑”在手,大鹏笑着对姥姥说:“姥姥,要是您女儿反对咋办?”

妈妈在电话里向我展开“教育”:“你当年给他取名为大鹏,不就是指望他飞得高吗?不能让他总守在你身边。如果我当年也像你这样拖后腿,你怎么可能远嫁到南方的军营?”

就这样,大鹏巧施妙计,搬出姥姥让我这个亲妈不得不支持他,如愿到部队服役。至此,我变成了“兵妈妈”,曾经的阻止也日渐化为全力支持。

今年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结束后,大鹏的表姐给刚上一年级的儿子普及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知识。谁知,小娃娃边领会边说:“这个题我一下子就能记住,因为9月3日是大鹏舅舅的生日。我长大了也要像大鹏舅舅一样去当兵。”

听了这孩子的话,我感到很欣慰。这真是“自带使命”的生日,光荣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