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跨越七十余载的精神传递 三名志愿军后代捐赠英雄个人物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田健 薛葵 安普忠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5-11-11 07:38:02

三名志愿军后代向武警武汉支队执勤九中队捐赠英雄个人物品——

跨越七十余载的精神传递

■田 健 薛 葵 解放军报记者 安普忠

“每一件物品都是父辈留下的宝贵财富,能带着它们‘回家’,我们十分激动自豪。”近日,武警武汉支队执勤九中队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崔遂川、刘利军、李鹏三位老人将24件父辈留下的物品,郑重交到中队干部手中。

该中队前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三营八连。上甘岭战役中,八连官兵浴血奋战43天,坚守坑道14昼夜,歼敌千余人。战后,八连被志愿军第三兵团授予“上甘岭特功八连”荣誉称号。

记者了解到,崔遂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之子,刘利军是134团团长刘占华之子,李鹏是八连连长李保成之子。“这些物品是父辈们留下的‘传家宝’,我们感到,它们不应该锁在家中柜子里,应该回到孕育它们的英雄集体中。”捐赠仪式上,崔遂川作为英雄亲属代表发言。他说,此前他与刘利军、李鹏商议捐赠事宜时,大家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记者看到,捐赠的物品中,有见证志愿军将士英雄壮举的勋章、纪念章,有69年前出版的图书《志愿军一日》,还有上甘岭坑道中八连连长和战友们共用的搪瓷杯……“这些物品记录着那段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更承载着革命先辈的深切嘱托和期望。”崔遂川说。

仪式结束后,三位老人来到中队荣誉室。刘利军小心翼翼将父亲那枚“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摆进展柜。随即,他为在场官兵讲起勋章背后的故事——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奉命打响朴达峰阻击战。父亲刘占华带领134团官兵死守阵地、寸步不让,最终击退敌人数十次冲锋。听完刘利军的讲述,中队杨指导员勉励大家:“我们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练好战斗本领,勇担强军重任!”

参观期间,李鹏在一张黑白照片前驻足良久。这张照片记录的正是上甘岭战役中,他的父亲李保成带领八连七班战士冲锋的瞬间。“这是七班率先冲入敌群,用手榴弹击毙敌人重机枪手和指挥官的珍贵画面。这场战斗后,七班荣立集体二等功……”中队讲解员马齐晋带着大家回顾了这段历史。

马齐晋的爷爷也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每每讲起这些故事,他都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爷爷和战友们当年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初入军营时,马齐晋曾适应不了部队的训练生活,产生畏难情绪,在中队光荣传统熏陶下,他重新燃起建功军营的斗志,“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代代相传的‘上甘岭精神’。”如今,马齐晋不仅顺利选晋为下士,去年底还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在这场跨越70多年的精神传递中,该中队副中队长许智强深有感触:“组织这样的活动,就是引导年轻官兵从这些‘传家宝’中读懂前辈‘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的精神,让红色血脉在他们身上奔涌流淌、代代相传。”许智强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着手将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编入中队《红色家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教材。

活动接近尾声时,荣誉室里一片寂静,大家认真参观、重温历史。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锈迹斑驳的实物,诉说着永恒的故事,激荡起中队官兵奋斗强军、再立新功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