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建设强大现代化后勤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侯永波 刘晶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01-17 02:03

加快体系重塑,推进后勤改革创新

问:重塑后勤体系,大力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走好走实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路子,还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请问部队后勤建设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来应对这些挑战?

李红军(陆军后勤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近年来陆军后勤大力探索实践,主动谋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与地方多家单位签订军民融合协议,在相关领域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视野,利用陆军后勤军民融合优势,打造后勤科技、军需能源、军事物流、医疗卫生、运输投送、军事设施等领域的军民融合示范工程,构建陆军后勤军民融合一体化保障大体系,逐步实现保障资源一体融合、力量一体运用。同时,围绕提升军民融合质量效益,进一步强化军民融合的统一领导和制度机制保障。建立依法决策机制,推进陆军后勤相关领域实施方案、试点示范、重大项目等从源头上贯彻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和要求;建立军地协调机制,搞好任务项目对接,加强重大事项会商;建立需求对接机制,明确需求报送归口部门和审核权限,规范对接内容程序方法;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制定资源共享办法,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引导推进军地各类保障资源有序流动、充分共享。

田庆龙(火箭军后勤部):火箭军保障对象多元、保障领域宽泛、保障内容繁多、保障方式多样,对后勤精确测算保障需求、精确实施保障决策、精确调控保障行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准确把握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大势,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信息实时获取、快速传输、高效处理、智能决策的后勤指挥体系;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强化物网融合、生产与储备结合,重构储供链路,建立需求、采购、仓储、配送全域覆盖、全程一体的物流体系;推动集装化、模块化、便携化和无人化、隐身化技术应用,升级改造新型远程投送补给、野营快速部署、作战物资储运、野战维护抢修等信息化后勤装备器材体系;加快后勤力量实战化、体系化建设,提升特种装备投送、防护救治等新质保障能力,用随时响应、全程能保、精准高效的后勤体系,为有效遂行使命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张辉(武警部队后勤部):这次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将武警部队后勤保障纳入军队联勤保障体系,是武警部队后勤领域最具有根本性的调整改革。从新体制运行看,保障协同更加顺畅,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力量运用更加聚焦,联勤优势更加凸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联”的意志,夯实“联”的根基,全面对表军队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武警后勤法规制度废立改,切实以标准制度的全面统一确保军委集中统管落地见效。进一步理顺“联”的关系,健全完善区域联勤保障需求提报、计划下达、组织实施等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海警等新转隶整编单位纳入进程,做到联勤全覆盖。进一步贯通“联”的链路,区分日常供应和遂行任务两条主线,明晰指挥链、优化保障链、完善管理链,确保平时保障顺畅运行、行动保障及时高效。进一步发挥“联”的效能,以纳入联勤保障体系为牵引,努力构建以建制保障为主干、联勤保障为依托、社会化保障为补充的保障新机制,为武警部队遂行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有力保障支撑。

侯志平(联勤保障部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机动保障力量作为联勤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着“保障当前、衔接后续”的重要作用,其建设运用特点规律应重点研究。首先,应创新建设模式。对规模较大、具备独立管理保障能力的力量进行实体建设,对规模中等、专业性强的力量进行半实体建设,对规模较小、自建能力较弱的力量进行预编建设,功能定位上应兼顾多军种、多方向、全域保障需要。其次,应创新编配模式。推动功能结构模块化,基于任务进行“积木”式搭配组合;规模编配精干化,强化快速机动、跟进保障能力;力量编组战斗化,改进保障手段,实现战保一体;效能设计全域化,充实保障要素,更好地适应远域行动和新装备新力量保障需要。再次,应创新运行模式。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将预编领导机构和各类组织定编定位、运行磨合,实现常态抓建;健全训练演练机制,从实战出发明确能力标准,优化训练内容,组织对接联训;健全管理保障机制,建立人员点名、装备点验、设施点检等制度,落实经费、场地和设施器材等保障措施,做到规范建、常态用、长期管;健全考评奖惩机制,从单兵、单装训练到综合演练进行常态考评,以考促训、以评促建。

近年来局部战争实践表明,打现代战争,后勤必须先到位、后收场、全程用,快速响应、全维参战、精准保障。可以说,大仗小仗都要打保障。后勤越来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赢得战略竞争主动的重要力量。

没有强大的现代化后勤,就不会有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客观要求军队后勤在国家军事战略全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迫切需要着眼有效应对国家安全威胁、有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体系设计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安排力量布局布势,推动后勤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后勤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水平,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支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