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旅作家王毅对话樊登谈阅读的力量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王毅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0-04-09 17:56:16

王毅:2016年第六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书香北京系列评选活动中,你被评为金牌阅读推广人,这是对你阅读推广力量的肯定。目前,“樊登读书”已经取得很好的影响力。办“樊登读书”的初衷是什么,想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樊登:是的,您的家庭也获得北京市第六届“十大书香家庭”,我们同台领的奖。

我在做“樊登读书”之前是一个老师,那时候我给大家上课时,发现很多人都让我推荐书单。我列给他们,但是最后发现其实大部分人并没有看书,好像拿到了书单就有了读过这些书的心理暗示。后来他们说:“光有书单不行,樊老师,这些书您都读过,能不能把精华内容写出来给我们看?这样我们能学到书的精髓,有需要还可以精读原书,比书单有效多了。”在那之后我就把一些好书精华提炼出来,做成PPT发给他们,每本书一个PPT。但是隔了一段时间再问这些学生,他们都只是说:“樊老师,您的PPT我收到了,一有时间我就看。”可见这种形式不行。

后来我们就尝试做了微信直播,发语音到微信群,这种方式进群的人都会实实在在听到我对书的解读,事实也证明这种形式是颇有成效的。之后就陆续有人开始看实体书去精读这些我解读过的书,结合自己的见解形成更深的认知。再后来就有了“樊登读书”App。其实很简单,我们创立“樊登读书”的初心就是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养成阅读习惯,解决很多人想要读书又没有时间读书,或者不知道读什么书,读书效率低的问题。

王毅:没有好的阅读习惯的人,是难以通过书本得到收获和提高的。你是怎样唤醒人们对于读书的兴趣的?

樊登:说到阅读习惯,可谓因人而异,大部分人总是给不读书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其实,总说没有时间阅读的人,背后的真正含义,就是读书确实对于自己来说很难,或者没有收获,说为什么要去读书。“先以欲勾牵”,很多人不愿意阅读,主要是觉得没有利益,不愿意花时间去做。我们通过给一些经典好书做解读,给出一些跟书相关的指导性建议,让读者能够从中学到并获得良好改变的方法。

同时,读书本质上是可以帮助解决人们现实中的难题的。比如怎么与孩子相处、怎么与爱人相处,怎么把事业做好,怎么赚钱等等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人因为这样的提高,就会觉得读书是有用的,能够有好的帮助。通过这样的改变,每个人都会一点点认识到读书真的能够对自己有好处,进而才会有可能爱上读书。

我们的书友就是这么一点一点通过我们所讲的书籍而产生变化的。他们可以通过一本《正念的奇迹》,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明心净性,把平凡的生活过出非凡的滋味。也可以通过《深度工作》有目的地去刻意练习这种能力,跨过舒适区和恐惧,使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和意义。诸如此类的例子我们其实有很多,一本之前你可能根本不会去看一眼的书籍,结果给一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能够引起人们对于读书的兴趣,能对大家的生活、工作等等带来良性的改变,也是我们团队孜孜不倦的动力。

王毅:从浩瀚的书海中如何选书?如何迅速准确地发现它的价值?

樊登:我们从最早开始选书的时候说起,也可以说是书海拾贝吧,要坚持一个TIPS原则。TIPS是四个字母,分别代表我们挑书的四个维度。T,Tools,就是这本书里边有工具,可以学到一些能够去实践的东西,像《非暴力沟通》给你一套工具,《关键对话》给你一套工具,《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给你一套工具,甚至《清单革命》也会给你一套工具。有这个工具就能够立刻应用,能够改变你的生活。你看我读了《睡眠革命》以后,马上就发现每天晚上睡五个睡眠周期,或者四个睡眠周期。这是工具性。

第二个,I,叫做Ideas。就是这本书有没有新的理念,新的概念,新的想法,或者有新的发展。上一次有一个作者不远千里从国外跑到中国来找我,他写了一本书,他希望我能讲他的书。然后我说对不起,这本书我不能讲。他说为什么,我说你这个书是个案,是你总结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写出来的这一本书。很好,是一个个案,但它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它并不能够形成工具,也没有新的理念。如果仅仅靠一个个案的成功,我们就把它讲出来,那只是一个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所带来的论证方法叫做归纳法,归纳法的问题在哪儿呢?就是这个案例当中用这个方法成功了,在下一个案例当中用这个方法,未必会成功。在这个家庭当中用这个方法成功了,下一个家庭未必会成功。譬如,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天鹅,你见过的都是白色的,你也没法说下一个天鹅不可能是黑色的。直到最后,人们真的发现了黑天鹅。所以用归纳法、举例的方式列举的这些书籍,在我们看来是不够严谨的,我们希望他能够真的通过严密的推理,通过科学的实验,能够产生演绎法所带来的新的理念、概念。

第三个字母叫P,这个P是Practicability,就是实用性,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改变。如果你具备了T具备了I,我相信就会有实用性。

S是科学性(Scientificness),有严谨的科学文献的支撑,有相应的实验,具备一定的可证伪性。要了解什么叫“可证伪性”,大家可以参考我们讲过的那本书,叫作《思辨与立场》,还有《世界观》,你就能够理解科学性的代表。

所以,如果一本书能够经得起TIPS原则在工具性、理念、实用性、科学性方面的验证,基本上是进入了我们会选择的范畴。那对于大家来讲,我觉得可以再增加一条,就是有些书不一定是工具,不一定每本书读了都是要去用的东西,趣味性也很重要。比如说,你读像《百年孤独》这样的名著,你读雨果的作品,它可能根本不具备前面的几个性质,但是文学作品你是可以欣赏的,所以加上趣味性就更好。

我这几年把它再简化总结,是因为我们跳出了工具性的这个范畴以后,我认为最基本的是两条,一个是科学性,一个是建设性。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些科学性和建设性的理念,我相信你离好书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否则的话,经常会随便翻一本书就激动得要命,就说“哇,这本书说得太好了”,其实可能就是因为这本书里边说到了几个你平常所认同的观点。当我们在书里边看到了一些我们平常所认同的观点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兴奋,这种兴奋是危险的,这种兴奋会让你陷入到“自我论证”这个过程当中来,然后你会不断地坚持朝这个方向走。而反过来,如果你看一本书,觉得这个书的观点怎么跟自己以往认为的都完全不一样,这时候我觉得,反倒应该认真对待这本书,它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不同的启发。这是我们选书的原则,这种办法会帮助我们选择到更有价值的书籍,也希望对广大读者选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