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读书的“博”与“约”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轩荻 责任编辑:杨红
2021-08-28 06:03:33

读书的“博”与“约”

■轩荻

读书是人们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古人谈读书的要诀,多是主张“博观约取”“由博返约”。“博”是指博览群书,广泛阅读学习各种需要的知识;“约”是指在读书的过程中,择其书中精要,吸收精粹,化为简约。“博”和“约”是读书的两大法门,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为什么读书要“博”?古人对此说得很透彻,缘故是“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就如同“目盲、耳聋、鼻塞”,只有博览群书方可开阔视野,免于孤陋寡闻。另外,“学愈博则思愈远”“学博则转密察”,也就是说,知识越多思考的问题越广泛,也会想得越细、看得越远。颜元所著《存学》中讲道:“不阅四方上下,则不知何者为中;不鉴古今中外,则不知何者为宜。”这说的也是读书要“博”的道理。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说做学问犹如构建金字塔,若塔底小,建造的金字塔就小,若塔底大,建造的金字塔也会大。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劝导青年学生广泛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他历来反对把眼光局限于狭小的范围,禁锢自己的头脑。他告诫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其实,不管学的是何专业,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如果知识体系不完整,就会限制人的创造性。

读书“博”不是目的,如果不会读书、不得要领,读不出自己的见解,不能内化于心,书读再多也是白费功夫。孟子有言:“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解读,直到达到反过来也可以说出其要义的境地,这是他主张的学习的方法。韩愈在《进学解》中既强调博学,提倡“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又强调精约,主张“提其要”“钩其玄”。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沉浸酿郁,含英咀华”的效果。可见,古人在重视博学的同时又十分重视“由博返约”,如果说“博”是“约”的基础的话,那么,“约”就是“博”的提高与升华。

“由博返约”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要下一番功夫。传统的朱子读书法“心到、眼到、口到”是不够的,还应加上“手到”。“心到”是思想集中,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都要想明白;“眼到”是要逐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口到”是要通读全篇,一句一句要念出来;“手到”是要多动手,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做读书笔记。看书时如果不“动手”,读者是被书牵着走的,若“动手”,读者与书本的关系就发生了调换,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的效果便会大大增强。

我们说读书要“博”,并非提倡什么书都看、什么书都读。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从侧面告诉我们,若用有限的生命学习无限的知识,就要有所选择,否则就会陷入困境。读书要克服盲目性、随意性,要笃定一个目标,像“修路那样,沿着前进的方向,既把路修宽,又把路修长”,围绕“博”而“约”,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学习上。

(《解放军报》2021年8月28日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