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作者简介
吴林友,文中身份为红四方面军第9军27师81团1营3连排长。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一百五十七
一杯炒面
■吴林友
一九三五年秋天,我红四方面军几支队伍过草地。当时我在红二十七师八十一团一营三连当排长。
草地里可以吃的东西本来就不多,我们后卫部队要找吃的东西就更不容易了。我们连一只牲口也没有,只好吃野草、野菜。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去找野菜,发现了两大块牛骨,这个意外的收获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回来时,同志们高兴得把我们都围了起来。大家把骨头砸碎,放在野菜里一块煮着吃,那真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我们想,像这样意外的收获,恐怕不会再有了,因此吃得很省,每顿饭里就放几块。同志们吃得可香哩!这两块骨头,我们吃了三天。
行军已有十几天了,再朝北去,就要过水草地了。水草地可不比平常的草地,草湿漉漉的,草底下就是黑泥巴,脚踏上去就渗出一股水。走得时间长了粘脚,把鞋和袜子都拔掉了,有的同志鞋袜被泥巴拔掉后就只能赤着脚板走。草地的气候一日三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雨、下雪。在那种气候下,赤着脚走路,那滋味可不好受哩!
一天傍黑的时候,我们走得实在太疲乏了,肚子也饿了,准备捡点干草宿营,找点能吃的东西。部队停下来后,炊事员照例去找野菜。可带回来的野菜、干草并不多,刚刚够每人一碗。说实话,没有粮食,野菜吃得再多又有什么力气呢?我们拿出了煮饭的锅——一个破铜盆,擦了擦上面的泥土。地这么湿,干柴又不多,好不容易才点燃了火。大家都围着烤火,我们几个蹲在地上去择野菜根,洗洗泥巴,准备下锅。
我看见孙连长慢慢站起来,扭过身去,打开了背包,拿出一个盛水用的木杯。连长带着沙哑的声音说:“同志们!我这儿还有点炒面,拌着野菜吃吧!肚里有点粮食才好走路哇!”我们看着孙连长那虚弱的身体,不禁一阵心酸。这些日子,他老是走在前面,帮这个战士背枪,帮那个战士拿背包,鼓舞着我们前进;有时他还往老远的地方接那些掉队的战士,实在走不动的,他就把人背起来。他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常常赶回来时,扑通一下就栽倒了……大伙睡下后,他又一遍遍检查大家是不是都睡的好,找的地方湿不湿,干草铺的厚不厚。
他是我们的连长,是个拿主意的人哪!更何况,这杯炒面本来就属于连长,是他一口一口省下的救命粮啊!一个同志说:“连长,你身体不好,又带着我们大伙儿,要操心,你留着吃吧!”大伙都吵吵起来:“连长,你留着吃吧!”“向前边走走,也许还能找到吃的东西。连长,你留着这点炒面吧!”大家眼巴巴地望着连长,谁也不肯动那杯炒面。
连长一看,大家都不肯要,就走到火堆旁,把那杯炒面倒在盆里,用筷子搅了几下。约莫几分钟的工夫,连长转回头来,对我们说:“吃吧,许是熟了,来!同志们盛吧!”大家仍然不动。“吃碗炒面拌野菜还要让吗?我先盛。”连长轻轻地盛了半碗。那天,我们肚里可有点粮食了。
第二天,就凭这杯炒面,我们急行军一百二十里路。每当想起过草地时,我都能想起孙连长,想起那些同生死、共患难的弟兄们。正是那种超越一切感情之上的阶级感情鼓舞着我们前进,而前进就是胜利啊!
(吴凯勋整理)
(本文选自《星火燎原》,略有删减;《星火燎原》是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红色经典,生动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基因血脉,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