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新时代军事文艺创作者:树好为兵服务向战而行价值导向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胡旭东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2-12-01 07:52:23

为兵服务 向战而行

■胡旭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新时代军事文艺创作实践,学习领会这一重要精神,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作者要树好为兵服务、向战而行的价值导向。

伴随着改革强军不断深入,部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为军事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更加丰沃的土壤。在不同战位上,年轻官兵个性鲜明、乐观自信,怀有对祖国最炽烈的热爱、对军营最质朴的奉献、对岗位最平实的坚守。军事文艺能否走心服务,就在于我们每名军事文艺工作者能否把这些抽象的情感意识成功转化为具象的艺术作品。因此,面对时代、面对生活、面对官兵,每名军事文艺工作者都责重山岳、任重道远。

2016年,我有幸参加中国文联第十次、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这一重要指示给我的触动很深。为官兵服务,必须了解部队、扎根部队。军事文艺工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兵,先把自己位置摆正了,才能找准创作方向。

从军33年,我上过高原,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地与哨兵一同站岗;下过洞库,在不分昼夜的阵地体验过密闭生存;穿过戈壁,在茫茫黄沙中观看过导弹呼啸、腾空而起;也钻过林海,在皑皑白雪中与战士们爬冰卧雪、深入交流……这些宝贵的军旅体验正是我搞好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创作军旅歌曲前,我常常到官兵中做一些思想调查,与官兵进行诚恳深入的交流。有战友和我说,“有时候唱一首军歌,不亚于上一堂政治课。”也有的战士讲,“一首好军歌是极具感染力的,特别是合唱时非常有鼓舞性,让我充满战斗力。”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作品绝不是“为创而创”,而是必须密切联系党的大政方针、紧贴练兵备战实践和官兵思想需求。

2015年12月31日,原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实现了由“兵”变“军”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新的伟大征程。我和所有火箭军将士参与着也见证着这一里程碑时刻,备受鼓舞。此后不久,我就创作了《火箭军战歌》。而且这首歌很快就传播开来,得到了官兵认可。

近年来,火箭军部队实战化训练紧锣密鼓,战略军种地位不断凸显。我们迫切感到,军事文艺创作必须与火箭军的跨越发展相适应。为此,我们紧贴部队改革转型和练兵备战实践,创作了《让导弹飞》《朝天歌》《东风万里长》《有咱就有发言权》等歌曲,有力展现了火箭军部队真抓实备、真打实练的成效和风采。

记得在创作歌曲《点火》时,我跟随某导弹旅千里机动至大漠戈壁,参与了他们为期1个多月的任务演习。在那里,官兵早上穿短袖、晚上穿棉袄,风沙磨砺着他们已被晒得黝黑的面庞,很多人的嘴唇已变得皲裂。他们每天保持高强度训练状态,每晚要进行多波次火力突击,经受数个甚至数十个特情的考验,常常忙到凌晨三四点才能休息。期间,我试图探寻他们夜以继日、任劳任怨背后的心理状态,一个小战士对我说,“为了给导弹点火,把它送上天”。

当实弹发射成功,任务演习结束,所有官兵拥抱着、欢呼着,那一刻的兴奋,我也感同身受、终生难忘。基于这样的经历感受,“点火”这两个字就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用了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歌曲创作。

军事文艺作品的根永远在官兵,官兵是最终评判者。后来走访部队,在某部“我最喜爱的军歌”票选中,《点火》名列榜首。点火,是属于火箭军官兵的荣耀时刻;《点火》,也是我们军事文艺工作者为兵服务、实现价值的体现。

为兵服务、为战而歌,永无止境。党的二十大为强军兴军揭开了崭新篇章,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更强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投身火热军营生活、拥抱强军实践,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强军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2年12月1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