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欧阳修的勤学苦读之路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巍然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5-25 09:25:30

欧阳修勤学苦读之路

■巍然

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并在后天的学习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即便在“四岁而孤,家贫无资”的艰难处境中,他依然“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凭借勤学苦读的精神,逐渐积累了深厚的学识。

幼年时期,为了使欧阳修识字明理,其母亲匠心独运,以芦荻秆为笔,泥沙代纸,教他在地上书写。艰苦的学习环境,孕育了广为传颂的典故——“画荻教子”,充分彰显了伟大母爱与教育智慧。

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欧阳修自幼便展现出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他惜时如金,不分昼夜地埋头苦读,并乐在其中。因家境贫寒,书籍难得,每当他听闻何处有佳作可读,总是不辞劳苦地前往借阅,甚至不惜长途跋涉,远赴他乡的藏书楼,只为探寻那浩瀚无垠的知识宝藏。

为了更高效地积累知识,欧阳修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借书抄读。他首先将书中的关键内容逐字逐句地誊录下来,随后进行细致的研读。尽管这种方法既耗时又费力,却令他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形成了深刻记忆。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他不仅能够背诵大量典籍,其诗文创作水平亦随之逐步提升。

欧阳修步入仕途后,虽政务缠身,仍坚持阅读并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就算是严寒的冬日,他亦坚持早起苦读。双手冻红了,便呵气暖手,继续沉浸于书海;读书感觉饥饿,就边吃干粮边阅读。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与毅力,奠定了他日后取得杰出成就的坚实基础。为此,有人好奇地询问他如何能在繁忙的公事之余,兼顾阅读与创作。他幽默地回应道:“我哪里有什么三头六臂!平时用来阅读与思考写作的时间,多是在‘马上’‘枕上’‘厕上’。”

欧阳修勤学苦读、坚持不懈,终成一代大儒。正如古人所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其艰辛求学之路与辉煌成就,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脚。他的人生轨迹启示我们:求学读书之路,不论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每一次挫折都是对意志的磨砺,每一次困难都是对毅力的考验。让我们铭记这位文坛巨匠的精神,感悟他那份对学问无尽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