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把自己的真感情写出来,献给自己脚下的土地和心头的亲人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裴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8-18 13:52:50

把真感情写出来

■李裴

翻阅军旅诗人王久辛的《紫色的山谷——黔地考记引》(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愉悦,思绪仿佛在贵州的山水人文之间翱翔。这部诗歌散文集,透过作者的诗人视角,细腻地展现了其见闻与感悟,充沛的情感跃然纸上。他以诗意的笔触生动描绘了这里的人物与故事,勾勒出贵州大地的自然山川之美,以及各族人民奋勇前行的壮丽图景。

提及王久辛,人们会联想到他荣获鲁迅文学奖的力作——《狂雪》。这部长诗在“大雾”和“大雪”的比喻中,表达了对遇难者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争(历史)的深刻反思。“我扎入这片血海,瞪圆双目却看不见星光”,情如沸血,让我震撼于“诗是从伤口涌出的歌声”。他的作品,总让我感觉,其中蕴含着一种强烈而深沉的爱。

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来源于生活。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个中题材皆是他的亲身经历。作品的字里行间,描摹依形就样,扎扎实实,且想象力飞扬,富有诗情画意,豪放呈现他所见山、水、人的本真。

王久辛在创作上的追求是执着而强烈的。读他的这本诗歌散文集,我感觉到,他并不满足于“尝谓能就所思、所见、所闻者,笔而传之,不失其真,使人耐看,便是佳文”的境界,而是追求“然非读书明理,有胸襟,有修养,不能有此手笔”的更高视野和更深意蕴。如此,我们便能更好理解文集的第一篇《紫色的山谷》中“……如坠无尽的混沌中,不知如何运笔”。作者需要时间的沉淀,“一月又过,一月又来”;需要灵感的来临,“昨夜一梦,留影至今”;需要深思细嚼,“梦忆更丰富,细思极美妙”;终至“真是涵意无穷”,于是才“令我终于命笔……”

在诗集中,诗人记录时代变化,讴歌平凡英雄,通过对现实和精神的审美表达,展现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时代精神。透过他真挚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一幅幅“具象”里,时代生活的鲜活和历史意蕴的浑厚。

比如《格凸河短歌》,写景,写情,终是写人;景中寓情,情入于景,情景交融,终是凸显大写的人。第一句“行至燕子洞/格凸河便立了起来”,将阅读者带入作品诗意充盈的世界。“蜘蛛妹攀登的英姿/像我热血沸腾的心……向上,向上/一直向上/我感到蜘蛛妹的形象啊/一如历史向前时代向前/人类向前/那奔腾不息的力量”,这不正是“勤劳勇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写照吗?可曾见,“立起来的格凸河上……/鱼儿与燕影的相拥与相吻/刹那间的交错相亲/惊出了我的欢喜”;可曾见,“立起来的格凸河上/有一束光柱直抵燕子洞顶……/此情此景,上下天光/在格凸河立起来的/墨绿中闪耀/这个美,是美妙的美”。山水的洗礼,人文的洗礼,精神的洗礼,在诗句中闪耀。

读完这本诗集,我更加理解了王久辛曾说过的一句话:把自己的真感情写出来,献给自己脚下的土地和心头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