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历史智慧
■岳贵云 郜 添
引 言
习主席指出:“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要深刻总结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支撑。
一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抗日战争中,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的战斗旗帜,领导人民奋起抵抗,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回望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卓越政治领导和坚定模范行动,汇聚起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正是因为有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党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的人民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提出和实施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深入分析了中日双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基本特点,科学预见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极大鼓舞和坚定了全国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念;中国共产党坚持分兵发动群众、集中消灭敌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迫使日寇疲于奔命、陷入被动,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和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有效牵制和抗击了大量侵华日军。
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抗日战争伟大胜利雄辩地证明,我们的人民军队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
面对装备精良的侵华日军,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实现了以弱胜强的目的。首先,因敌施法。针对日军机械化部队依赖铁路、公路补给的特点,八路军创造性地实施交通破袭战;针对日伪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蚕食”,八路军运用“敌打到我这里来,我打到敌那里去”的“翻边战术”,有效地打击了来犯之敌,维护了抗日根据地的安全稳定。其次,因己用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整体实力处于劣势,于是灵活机动地对日军实施各种攻击战术,起到了很好的作战效果。比如,针对我方作战士气高昂,但武器装备落后、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为减少战场人员伤亡,对日军实施近战、夜战,并与游击战、运动战结合起来,对日军实施非对称作战,从而牢牢把握战场主动权。再次,因地用法。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为敌后抗日战争实施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提供了天然条件。依托山地有利地形实施伏击战、利用平原地下空间实施地道战、利用夜暗和不良天气实施袭击战等,使侵华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
未来我们面临的战争,是高新技术支撑下的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筹划设计,创新战术战法,努力把握战争主动权。一是创新发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战指导思想。不墨守成规、拘泥窠臼,什么招法能够制敌就用什么招法,什么战术能够歼敌就用什么战术,善于调动敌人,把战争导入我所擅长、对己有利的轨道,努力实现按照我之构想、节奏和方式克敌制胜。二是把握现代战争特点,探索新的制胜机理。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不断发展,战争制胜机理逐渐由能量主导制胜向信息认知主导制胜转变、由平台制胜向体系制胜转变、由规模制胜向精确制胜转变、由歼敌制胜向断链破体制胜转变。应充分发挥体系作战优势,通过破网、断链、瘫体,摧垮敌方抵抗意志,快速达成战争目的。三是立足自身优势,实施非对称作战。以我为主,实施灵活机动的自主作战,致人而不致于人,突出“信息+智能+火力”优势,盯住敌人软肋和死穴,实施持续不断地精打猛打,直至打瘫击毁、击点破体,实现作战目的。
三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争取抗战胜利离不开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等各阶层民众以不同方式支援抗战。毛泽东同志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战争进行考察,凝炼出人民战争思想,做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等著名论断,从战略、战役和战术各个层次提出克敌制胜的方针原则,对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坚定抗战必胜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在武器装备、经济实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14年,最终夺取胜利,靠的是全民族抗战的坚韧、团结以及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正确战略指导。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始终是我军永葆打赢优势、实现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和战场环境的不同,创新新时代人民战争的内容和形式;要与时俱进创新新时代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以非对称策略谋求战略优势;要实施智力参战、科技支前,把巨大潜力变成战争伟力、巨大优势变成战场胜势,确保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
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中国共产党人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始终是中坚力量,他们战斗、牺牲在最前线,打击日寇、收复失地、重建家园,涌现出了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八十二勇士、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英雄群体。正是这种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支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大力培育官兵深厚持久的爱国情怀、英勇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树立敢打必胜的血性胆魄、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锤炼为党和人民利益敢于赴汤蹈火、亮剑沙场的骨气和勇气,确保关键时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循道而行,始终站在正义进步一边,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并肩作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摒弃霸权主义、零和博弈和阵营对抗的传统模式。这一理念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倡导各国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平等相待,维护多边主义,坚定捍卫公平正义,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