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张九成: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的意志不可移

来源:衡阳党史馆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3-07-17 10:26:46

1928年5月24日,衡阳天空浓云密布,一群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刽子手,戒备森严地押着一位满身伤痕但气宇轩昂的中年壮士来到城南寿佛殿前坪剖腹挖心,“暴尸三日”。这位烈士就是当时工农革命军第八师二十八团团长、第七师政治部副主任张九成。

张九成,字韶光,衡阳县硫市区龙鹤乡龙鹤村(今属衡南县)人。1893年10月28日生。张九成少年时同弟妹们都在其祖父的私塾中念书,他天资聪颖,文思敏锐,且勤奋好学,记忆力过人,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他在习文之余酷爱武术,有一身拳棒功夫,好打抱不平。19岁那年,一次打翻了6个恶少,赢得乡里赞誉。还有一次,那是1921年春节,地主张养吾谋夺侄儿张玉林的财产,买通打手撞进张玉林的家,与张玉林纠缠,逼其就范。张玉林之兄求救于张九成,他二话没说,当即带领两个弟弟直奔张玉林家,把打手们打得跪地求饶,然后又为张玉林写好诉状,将张养吾告到县署,并说∶“我为你作证。”此事被张养吾知道了,怕张九成插手会使真相败露,就想用收买的手段拉拢他,于是亲自送来400块银元给张九成,请求罢诉。张九成“笑纳”之后,把钱当作贿赂物证如数送到县署,弄得张养吾狼狈不堪。

1921年以后,张九成抱着武术救国思想,曾一度外出求师访贤,先后到过广西、贵州等地,历尽艰辛,却一无所获,于1924年底回到家乡。此时正值衡阳工农运动兴起,他受到启发和教育,心胸豁然开朗。特别是在这年底,张九成先后结识了罗子平、屈淼澄、王球、刘禹谟、段炳星等共产党员,思想觉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决心参加革命。1925年12月,经罗子平介绍,他在南乡古山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就被任命为衡阳县农协纠纷部部长兼组织委员。

张九成在领导农民运动中,除了带领农民进行打土豪、分积谷等斗争外,还根据革命需要,编些通俗易懂的革命歌词,利用各种机会向群众教唱,鼓舞群众的斗志。如:“青的山,绿的田,灿烂的山河;美的衣,鲜的食,玲珑的楼阁;谁的功,谁的力,劳动的结果;工友们!快联合!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土豪劣绅!”“女界联合所说,工友议论表决;妇女要求解放,打倒三从四德;男女一律平等,反对歧视压迫;禁止妇女裹脚,反对男子蓄妾。”

1926年9月,张九成被任命为衡阳县农运特派员,分配到金溪区领导农运斗争。仅一个多月时间,便把区、乡农协普遍组织起来。然后勒令地主交出田契,清查田亩,登记人口,成立农民纠察队,赶制了梭镖、大刀,并一举缴了沙岭团防局的枪。

为了壮大革命力量,动员更多的人参加革命,在此期间,张九成还介绍了弟弟张恢绪和同乡蒋爱吾、黄少香等20余人到衡阳县农运讲习所学习,接受革命理论教育。这些人在政治上成长很快,之后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农运或革命军中的骨干。

长沙、衡阳相继发生“马日事变”和“沁日事变”以后,张九成转入地下斗争,积极从事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1928年2月22日,工农革命军第八师在南乡寺成立。师长是罗子平,党代表为刘禹谟,参谋长为罗俊逸,张九成被任命为二十八团团长。队伍约500人,只有枪30余支,其余为大刀、梭镖等武器。当天举行武装暴动,兵分两路,分别攻打茅洞桥和张公桥的“挨户团”,缴了他们的枪,并处决了一些恶霸地主。但不久,部队在京山后村方头皂遭到南泉乡“挨户团”包围。经激战突围后,又在丁家皂再次被“挨户团”包围。几经战斗,部队伤亡很大,党代表、参谋长、师长等领导人,或在战斗中牺牲或被捕遇害。这时,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疯狂地逐乡逐村进行“清剿”,各种革命团体遭到破坏,许多革命同志惨遭杀害。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张九成率领一部分战士转移到西乡,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并担任第七师政治部副主任,开展游击战争。不久,由于形势进一步恶化,七师被迫转入地下。

在这艰难的岁月里,张九成仍然坚持在永靖乡一带工作。而“挨户团”则到处悬赏缉拿他。1928年5月,张九成在衡阳西乡永靖乡欧阳坤家开会时,不幸被捕。敌人将他星夜解送到衡阳县城。县长何文元先是用高官厚禄收买,既而用酷刑逼供。张九成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在5月2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惨杀,实现了他生前“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的意志不可移”的誓言。时年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