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曾,原名世僧,亦作仕曾,字继孔,1898年正月初五日生于河北邱县贺钊镇西村(现邢台威县贺钊侍曾村)。从十二三岁开始打短工,做小买卖,借以谋生。1926年被保荐到北胡帐民团局当兵,是年参加国民党军队。后又到邱县警备队当班长、骑兵排长、县政府政务警长。他人虽在旧军队,但为人正直厚道,具有民族正义感,曾为救护一名共产党员而险遭迫害。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威县国民党当局不战而退。一时间土匪蜂起,混乱不堪。为“保乡保家”,以邱县、威县民团为基础,成立了“壮丁队”,李侍曾为司令。11月威县沦陷,“壮丁队”被日军收编为“清水部队警备一旅第二团”,李侍曾任团长。被收编后,李侍曾不甘当汉奸,加之对国民党军队极其反感,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走抗日救国道路。
1938年2月16日,李侍曾率部毅然宣布参加抗日,遂被八路军改编为“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李侍曾任副师长兼二团团长。改编后,部队纪律严明,买卖公平,深受群众拥戴。8月,该部又整编为“八路军129师青年纵队第三团”,李侍曾任团长。该部队装备加强,弹药充实,成为八路军的一支野战主力部队。他本人也在党的关怀教育下进步很快,每到一地都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开辟新区,扩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1939年被评为“模范朱德青年队员”;1940年,冀南军区授予他“模范干部”称号。
1940年,李侍曾到太行山八路军129师师部学习。期间,朱德总司令接见了他,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及其他首长都和他谈过话,把他作为思想转变的一个典型予以鼓励。6月,129师党委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李侍曾在部队有很高的威信,战士们亲热地喊他“我们的老团长”。
1941年,李侍曾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但仍坚持指挥战斗。最终因战斗频繁,医药奇缺,环境艰苦,病情恶化,于1942年5月29日病故,葬在东目寨村(后移葬于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为永远纪念烈士,1947年威县民主人民政府决定将烈士家乡贺钊镇西村改名为侍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