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威(1910—1938),原名赵翰章。河北省丰润县包家坎村人。小学毕业后到辽宁铁岭一家书店当学徒,后参加杨虎城部卫队营。九一八事变后,入国民党洛阳军官分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西安事变后离职回乡。1937年在唐山日报社任职。
1938年,赵振威与杨十三取得联系,参加了冀东起义,并组建了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总队,任总队长。同年7月,冀东抗日联军编入八路军序列,归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领导。7月25日,赵振威奉命率部攻取玉田县城。按照洪麟阁和李楚离的部署,主力部队一总队主攻东门,二总队主攻西门,三总队主攻南门,蓟县第五总队给予协助。守城的敌人无力抵抗,伪县长郎惠和命令把东、西、南三面城门打开。抗联部队胜利开进县城。
8月初,上级又命令冀东抗日联军攻打遵化县城。这次攻城的总指挥,仍然是一总队总队长赵振威。7日,部队开往遵化,夜宿桃儿屯,离城只有8里路。第二天清晨,部队开始北进,冲向珠山和笔架山。伪县政府发觉我方行动,事先将我方内应的伪保安大队长罗灵云关了禁闭,密派伪“满洲队”和日军趁夜潜伏珠山和笔架山的北坡。8月8日7点多钟,敌人绕过山头,扑向我方,重机枪加小钢炮狂扫滥轰。赵振威带领战士奋勇还击,伤敌数十人。由于敌众我寡,敌又居高临下,久持不利,一总队在赵振威的指挥下且战且退,准备退转山下再夺得优势。赵振威身先士卒,端起机枪猛扫过去,压住了日、伪军的火力网,使我大部队得机退转。就这样,敌人注意到了他,并把火力转向他,不幸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边,炸伤了他的腹部和头部,待抬回龙山地北头已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时年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