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姚勋:勤勤恳恳、廉洁清正的新四军“红管家”

来源:启东日报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9-26 17:13:29

姚勋(1909—1943),江苏启东王鲍人。父亲姚增山是一个民间小儿科医生,为人耿直,乐于为人排忧解难。姚勋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垫,后在聚星镇一家私塾教书。困难的生活逼着他和弟弟姚力不得不出走上海谋职求生,他在上海一家旅店当了店员。“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他和弟弟先后回到了家乡。

姚勋回来后,即和姚力、妹夫李若松以及董育才、秦镜等在大兴村组织了一支游击队。尔后随抗日义勇军西进通如地区。当年秋天,抗日义勇军改编为国民党通崇海启抗日指挥部一支队三大队,姚勋在这个大队三中队当文书。1939年9月,部队开到泰州,改编为国民党鲁苏皖游击总指挥部二纵队五支队四大队,他在三中队任文书。当时部队已有了地下党的领导,姚勋在党的培养下,于194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30日,四大队在泰州北港口镇暴动,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新五团,姚勋任团部军需。后随部队东进,参加了黄桥决战和开辟通如海启的历次战斗。

新四军三纵队东进海启,新五团到了三阳镇,派姚勋到汇龙镇,与国民党启东县党部中的进步人士和原在抗日义勇军工作的沈轶公、李若松等取得联系,商议派人去三阳欢迎新四军到启东驻防。在此期间,姚勋积极参与接管、改编县区常备队和县督察队的工作。

1941年1月,新五团改为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姚勋仍任团部军需。1942年春,姚勋调海启警卫团任供给处长。处里虽仅有6个工作人员,却担负了全团以及东南地区8个区大队军需后勤任务。他时时勉励同志们全心全意地搞好部队的供给工作。对于指战员的枪械弹药、被服装备,以至日用品、办公用品,他都亲自过问,保证及时供给。姚勋重视供给工作的开源节流。1942年春夏,他领导筹办了后方被服厂。11月,他又筹划开展贸易工作。他在部队供给工作中认真负责,坚持原则。1943年2月中旬,团部供给处驻老虎尾巴陈三官仓时,一个地主企图拉拢他,请他吃酒,当即遭到他的严词训斥。姚勋用这件事教育团供给处的全体同志,要求大家站稳立场,提高警惕。

1943年2月27日,团部与行署驻在海门义兴镇西二三里路的乡下,姚勋与军需戴益良到后方被服厂、修枪所解送钱粮,修理枪支,途经聚星镇西边姚志和小店附近,时已夜晚,突然遇到从三阳镇据点出来绑票的十几个伪军,不幸被捕,随身所带的枪支、财物均被敌人抢去。姚勋、戴益良被捕后,敌人押送他们走到三阳镇东北三四里的地方,过桥时,被反绑着的姚勋猛地挣脱牵连在敌人手中的绳索,不幸被后面追上来的敌人击中牺牲。戴益良亦同时遇害。姚勋牺牲时年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