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柴云振:隐姓埋名、不图名利的志愿军战斗英雄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段超 朱海涛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9-27 08:33:09

追寻一枚勋章的“主人”

■段超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朱海涛

前不久,空降兵某部“上甘岭特功八连”部分列兵走进空降兵军史馆,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教育活动。

参加活动的列兵今年上半年刚入伍,完成为期半年的基础训练和跳伞训练后,被分配到该连。这是他们下连后的第一堂教育课。

在展厅中央的单独展柜中,一枚勋章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枚勋章表面有些锈迹,正面镶嵌着红五星,红五星中间为飞机、坦克和两名战士冲锋的浮雕图案。

“指导员,这枚勋章为什么单独展示?他原来的主人是谁?”列兵刘学研带着几分疑惑,轻声问连队指导员田肯。

“这是朝鲜政府颁发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它的主人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咱们连的老班长柴云振。”田肯言语间充满敬意,“老班长是志愿军战斗英雄。当年走下战场后,他回乡务农、隐功埋名。30多年后,老部队才找到他……”

跟随田肯的讲述,列兵们对这位战斗英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51年5月,敌人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朴达峰发起进攻。战斗持续多日,我军坚守阵地,拼死阻击。战斗进行到第6天,疯狂的敌人再次发起进攻,我军伤亡严重。时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8连7班班长柴云振挺身而出,带领全班仅剩的几名战士发起冲锋,堵住敌人进攻缺口。激战中,战士们相继倒下,柴云振的弹药也用尽了。殊死肉搏中,柴云振的右手食指被敌人咬断,全身24处负伤,昏倒在阵地上。

此战,柴云振和战友们捣毁敌人营指挥所1个,歼敌200余人。志愿军政治部给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柴云振的事迹感染着战友们,这支部队后续涌现出黄继光等战斗英雄。

“然而,老班长被辗转送回国内治疗后,就与老部队失去联系。”田肯话锋一转,讲起柴云振深藏功与名的岁月。

“1952年,老班长伤愈后,带着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回到家乡四川省岳池县。”田肯告诉大家,几十年岁月里,柴云振从未向人夸耀战功。他先后担任过乡长、农业合作社社长等职务,在工作中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广受乡亲们赞扬。

“不图名不图利,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聆听柴云振的故事,列兵童盛开向身边的战友感慨道。

“老部队从来没有忘记英雄。”田肯接过话茬,讲起柴云振与老部队“重逢”的经过——

“1984年,部队走访老班长的战友时,得知他是四川人,就在当地报纸刊登了寻人启事。老班长的儿子刚好看到这则启事,觉得姓名、经历与父亲很符合。老班长起初不愿承认自己立过功,可又很思念老部队。在儿子劝说下,几经考虑,他才与老部队取得联系。”

1985年,柴云振作为战斗英雄代表团成员,赴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时,获颁“一级自由独立勋章”。2010年,得知空降兵军史馆征集文物,柴云振主动捐出这枚勋章。

2018年,柴云振去世。2021年,他被授予“七一勋章”。

“老班长虽然离开了,但我们要永远学习他的精神。”田肯告诉新战友们,近些年来,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英雄血脉,空降兵部队总结提炼了十大优良传统,其中就有柴云振“隐姓埋名、不图名利”的奉献精神。

此次教育活动,让列兵们深受触动。那枚勋章的“回响”,仍在延续。列兵们发现,那枚勋章的照片,被印在连队手册的扉页上。党团活动中,柴云振老班长的事迹,是常讲常新的话题。

“争当英雄的种子、默默奉献的情怀,正一点点在新战友们心中扎根,激励大家建功军营。”田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