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任弼时: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罗舒 谈智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9-30 09:11:29

学一学任弼时的“三怕”

■罗舒 谈智

●党员干部当自觉赓续红色血脉,切实做到务实担当、勤俭节约、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被誉为“党和人民的骆驼”的任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这是任弼时为自己立的规矩,也是他始终恪守的人生信条和从政底线。时至今日,重温任弼时的“三怕”,对今天的党员干部如何履职尽责、律己修身仍有重要启示意义。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当自觉赓续红色血脉,切实做到务实担当、勤俭节约、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任弼时的“怕工作少”,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认真负责、勤勉履职的生动注脚,也是对实干精神的生动诠释。从延安时期开始,任弼时便一直抱病工作,以强大的意志力坚持奋战在一线,为中国革命持续作出贡献。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任弼时常常工作到深夜,直到病逝前仍在翻阅文件、查看地图,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与任弼时的这种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相比,当前却有少数党员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不是“怕工作少”,而是怕担子重。不愿担当尽责,最终也难以成就事业。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增强唯恐贡献不足、唯恐辜负重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到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促发展的刀刃上,传承发扬实干精神。面对工作中的急难险重任务,要敢于承担、主动作为,在脚踏实地、担当尽责中为强国强军事业多作贡献。

任弼时的“怕用钱多”,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传统的生动体现,展现的是拒腐防变的清廉操守。任弼时在生活方面一直十分节俭,同时也教育子女和下属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用的一条毯子,是组织发给他的战利品,一用就是十几年。在任弼时看来,大业初创、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的情况下,一分钱也不应多花,而应该“把钱用到工业建设上去”。“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条件如何变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党员干部要把节俭作为习惯来养成、作为责任来担当,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好,用出实效来。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带头践行健康文明节俭的消费方式,带头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以节俭之风,铸强国之梦。

任弼时的“怕麻烦人”,强调的是“党的干部不能搞特殊化”,反对的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本质是尊重群众、敬畏权力。到北京工作后,任弼时的住房临近喧闹的大街。有关部门为照顾他的工作和休息,给他安排了一处较为安静的房子。任弼时却说:“那房子住着一个机关,而我是一个人,怎么能为我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当干部的一丝一毫也不能特殊。”任弼时怕麻烦人却不怕被麻烦,他愿做同志的“被子”和人民的“骆驼”,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此相对照,少数党员干部却热衷于搞特权,对下属和群众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处处显示自己高人一等。党员干部应清楚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是用来彰显特殊或制造“麻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权为民所用”作为毕生追求,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坚持一心为公、一身正气,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