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给智能时代军队组织形态画个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兰永明 乔 朴 张会奇 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0-09-15 06:31:31

给智能时代军队组织形态画个像

■兰永明 乔 朴 张会奇

引 言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迈向智能时代。与此同时,战争形态不断向智能化演进,战争面貌日新月异,无人察打、“蜂群”突防、全域协同等日益成为典型作战方式,这必将塑造全新的军队组织形态和战斗力生成模式。

智能主导的无人化作战力量占比不断提高

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长期以来需要人直接操控的作战飞机、小型舰艇、装甲车辆等中小型作战平台,正逐步发展演变为无人机、无人潜航器、无人车辆、机器人等无人自主作战平台,以“系统有人、平台无人”为特征的无人化作战力量发展势头迅猛。据英国《泰晤士报》2010年6月27日报道,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投入的无人机已达7000架。到2018年底,无人化技术探索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发达国家无人装备已大批量交付部队并投入实战应用,除执行传统侦察、监视和毁伤评估外,已开始承担攻击任务。智能时代,无人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促使无人化作战力量在军队组成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美国国防部明确要求美国陆军2020年前将30%的作战装备改为无人操作,预计于2045年率先建成智能化军队。俄罗斯2014年明确在每个军区组建独立的军用机器人连,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装备将占整个武器系统的30%以上,2050年前70%的现代化作战装备将植入智能技术。由上可知,智能主导的无人平台、无人集群等无人系统的战技术优势,以及灵活迅速、高性价比、补缺扩能的综合保障能力,促使智能主导的无人化作战力量成为未来军队组成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人机混合和无人集群编组方式蓬勃发展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人与武器装备有机融合成为现实,促使具有智能特征的编组方式不断创新发展。一是有人/无人混合编组。近年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推出的无人机伴随有人飞机的“忠诚僚机”项目,其目的是让无人机在有人机之前,事先对空中威胁目标进行侦察预警,或者在有人机指挥下实施先敌攻击。2015年12月,俄军运用人/机器人混合战斗编组,在叙利亚战场分多路抵近并攻击极端武装分子,取得了近乎“零伤亡”的战绩。这表明,有人/无人编队将成为未来战场上重要的作战编组模式。二是自适应自协调的无人系统集群编组。随着协同通信、数据融合、决策辅助、信息分发、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提高人类与人工智能系统的双向通信能力,从而创造出系统有人、集群无人的地面“蚁群”、水中“鱼群”和空中“蜂群”等自适应自协调编组。201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小精灵”项目取得进展,计划以C-130运输机或现有的战略轰炸机、战斗机为平台充当母机,在敌防御圈外释放具备快速组网和协同能力的“小精灵”无人机群,执行对敌侦察、监视、压制和打击任务。

规模结构更加精干高效、多域聚合、一体融合

军事实践反复证明,科学技术进步和武器装备发展,必然对军队内部结构、作战方式和相互关系产生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及其衍生的无人化系统的迅猛发展,推动军队规模结构加快向精干高效、多域聚合、力量融合的方向发展。

军队规模精干高效。2020年初,美军刺杀伊朗苏莱曼尼事件和近年来叙利亚战场上的军事行动表明,无人机、机器人等作战单元日益成熟,逐渐从辅助人作战转向代替人作战。未来一线作战力量,很可能将主要由少量人员远程后台操控的机器人集群部队组成。一名操作手可控制数个、数十个、甚至成百上千个无人作战单元;航母、驱逐舰、潜艇等大型作战平台,由于采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人员编制数量将大幅减少。各级各类建设管理、作战指挥、后装保障机构,在智能系统的辅助下,运行效能倍增,人员编制将明显减少,这将极大地削减军队总体规模。

多域聚合趋势明显。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日益增强的多域交联、智能聚合功能,促使多域聚合部队成为一个新的建设重点。2017年,美陆军成立第一支实验性的战斗部队——多域特遣部队,旨在更好地将远程精确火力与情报、网络、电子战和太空分队结合起来,以支持或促成一种新的作战方式。2018年8月,美国空军发布的《多域作战》认为,多域作战将使空军能够在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整合多个领域的作战效果,以对手无法企及的作战节奏快速行动,给对手制造不同于以往的多重困境,同时给己方和友军创造机会。俄罗斯提出的混合战思想也认为,未来战争与传统武装斗争不同,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网络、外交、经济对抗方法及特种作战部队的应用。显然,跨域聚合部队将成为军队组织形态的重要编制类型。

力量结构一体融合。传统诸军兵种力量联合作战,已难以适应人机一体、全域协同、智能自主作战的要求。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智能主导的人机体系作战效能,军事力量结构将从根本上抛弃传统军队结构组成模式,革除偏重发挥军种专长和追求单一军种利益的弊端,将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精确打击、机动投送、支援保障等系统有机融合、紧密衔接,使力量结构形成“系统的系统”或“系统的集成”,从而充分发挥整体威力。

领导指挥体制呈现扁平网聚、智能辅助、联合全域特点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速发展及应用,将推动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加快向扁平网聚、联合全域指挥和智能辅助的方向发展。

扁平网聚、矩阵交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军队领导管理和指挥控制普遍采用智能辅助方式,人机混合智能大幅提高了领导管理效率、压缩了OODA循环周期,促使军队领导指挥幅度越来越宽、管理层次和组成部门越来越少。同时,各组成机构更加功能耦合、矩阵交联,使军队领导指挥体制进一步向扁平网聚、矩阵交联的组织架构转变。

“人谋”与“机谋”高效融合。具有智能特征的未来战场时间敏感性强、技术要求高、协同难度大,单纯的人类智能已难以满足快速打击、复杂多变的战场指挥控制要求,这对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迫切要求。人工智能指挥控制辅助系统的成熟运行,将倍增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智能辅助决策、智能指挥控制和智能评估能力,大幅提高作战决策智能辅助和无人平台自主性作战水平,推动战略、战役层次决策向“人谋”与“机谋”高效融合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智能化指挥控制辅助机制。

全域聚优、集成释能。鉴于军兵种作战能力和指挥架构已难以满足全域作战要求,美国国防部于2019年成立由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四大军种组成的联合委员会,旨在研发基于全域作战的新的联合作战概念。联合全域作战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整合多域作战力量,增强己方作战效果;通过融合多域作战效果,创造己方决策优势。实现联合全域作战的核心支撑是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为此,美军引入网络跨域控制技术等,构建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体系,旨在无缝集成各领域作战能力,让陆、海、空各武器平台及时共享目标数据、作战指挥互联贯通、作战功能互联互补,将其“联合能力”提升到新水平,推动实现全域优势能力聚合、综合集成释能的目的。

智能化系统及保障要素成为军队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在“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各指挥环节的深度介入,将推动指挥控制由“人—人”模式向“人—机、机—机”等高效融合的智能化模式转变。其中,作战指挥主体将由人向人机混合智能体转变,指挥权由人类独占向部分让渡给人工智能转变,指挥手段由网络信息体系向智能云体系转变,指挥能力培养由渐进训练向借助智能算法快速迭代提升转变。智能化指挥控制模式,可实现人脑智能与机器智能的紧密协作,使情报分析、任务规划、辅助决策的指控效率和水平发生质的飞跃,推动未来作战单元、战术层次无人作战行动向智能主导下的自适应性方向拓展,这将使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日益成为影响和决定军队组织效能的关键。此外,智能化保障系统和作业技术在故障检测、状态监控、物资投送、生化侦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极大增强现代后勤保障的精确化、高效化,推动现代后勤进入智能时代。而任何智能化系统的高效运行,既离不开先进的智能算法,也离不开强大的算力作支撑。其不仅需要传统的物质保障要素维持良性运行,更对大数据、软件、战场云环境等智能要素高度依赖,保障内容更为丰富,保障的智能化要求更为突出。由上可知,智能化系统及保障要素,越来越成为智能时代军队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